透过镜头看凉山

四川日报 2019-12-20 06:51 大字

□何万敏

二十多条航线从西昌通达各大中城市,成昆铁路日夜呼啸而行,号称“最美天路”的雅西高速公路盘旋穿越,交通的便捷给大凉山带来成群结队的游客人潮中,有一些身穿鲜艳马甲的人十分显眼。他们的身份是摄影师,凉山几乎成为他们拍摄理想作品的天堂。

只不过,大多浮光掠影。真正以影像为载体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愈加崭露头角,闪现出价值光芒。

《中国摄影》杂志2013年7月号上,有一个小专题《沙马拉达》。其实,沙马拉达是成昆铁路众多隧道中最知名的一个,因为是全线隧道最长(6383米)、海拔最高(2244米)的,当年建设难度很大。摄影家阿斗的一组图片拍摄于沙马拉达隧道所在的喜德县,他显然也知悉这个地名在当地的象征意义。

阿斗生于1973年,在访谈文章中,他谈起用三年时间拍摄这部作品的心路历程。这引发了我的兴趣,跟着去网上搜索看到了阿斗有关凉山彝族专题中的其他图片,它们向观众呈现的仍是单纯而丰富的风景和肖像:山坡上前行的男人、雾中矗立的女人、面容沧桑犹如刀刻的老人;有很多人的集市、简陋的马车、云雾缭绕的山顶,等等。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纪实摄影,阿斗并非只是一个记录者或者观察者,他在这片充满淳朴自由空气的土地上找到了久违的自己,他用饱含情感的语汇和影像,带领观者进入一个富于生命意识和历史情怀的时空。“摄影的镜头对着外界,但是无论你愿意与否,其实镜头始终是对着你自己。”如此富有哲理意味的话,从年轻人口中说出,令我对其充满感佩,也大致找到了他的作品充满内省的表达和探索的注解。

阿斗的摄影,也让我想起另一位摄影家林茨(本名张谦)来。从2002年的冬天开始,他的两本书《百褶裙》和《福音谷》,让我在此后的一年当中持续阅读了二三遍。我被他深受外国文学浸淫的编故事能力所吸引——事实上两本书大体上应归于非虚构类作品的范畴。而每本书中150幅左右的图片也全都是他各个时期实地拍摄的。《百褶裙》中拍摄自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美撒、火烈、九都的影像,在我看来都可称得上是纪实摄影的经典之作,至少,那是我熟悉与喜爱的凉山与凉山彝族。

在西方关于摄影的描述当中,比如在美国摄影研究学者阿瑟·罗思坦关于纪实摄影的研究描述当中,作者道出了纪实摄影应该秉持的一种风范——“纪实照片能说出我们世界的一些事情,并且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他认为,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沿革看,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不言而喻。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从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

尽管摄影评论家孙京涛有一个基本判断:“总体而言,直到今天,中国纪实摄影师在选择题材和评价题材的标准、操纵摄影语言对题材进行的评述、对纪实摄影效用的期许诸方面,一直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但他同时发现,“日益商业化的传播媒体所表现出来的肤浅、浮躁与真假难辨,对一些敏感而又有独立品格的摄影家而言,是一种精神折磨。他们不再相信‘群体的’观看,不再在意‘社会’批判。他们开始挣脱那些比他们个人意志强大得多的观念和标准,顽强坚定地用自己的观察与述说确立一种民间的、自给自足和多姿多彩的视觉立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视觉立场为纪实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黎郎的《凉山彝人》意在把彝族“最具原创性的文化与习俗保留下来”;到视“布拖是我一生的题材”的李杰,以《布拖纪事》完成内心的观看;身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的李泛,先后17次踏入凉山,用心记录下彝族人的生活状态,《彝人影像》为延续了千年的民族留下了一份难忘的影像记忆。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影像,就是人类在直视生命的尊严和文明的价值。

新闻推荐

贪污扶贫款“太容易”给监管敲响警钟

□朱忠保据10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因涉嫌严重违纪,原喜德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程鹏菲被州纪委监委立案调查。他伸...

喜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喜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