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致的认真对待工作

西昌都市报 2019-10-31 07:40 大字

三木在工作中追求尽可能的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的可能性。

三木拍东西的视角,总是让人出其不意。

例如被拍得千篇一律的西昌,他捕捉到了许多耳目一新的画面。有时候是厚重的水墨风,有时候又有日式的小清新,即使是最普通的专题片,他也能找出亮点,拍出自己的风格。

来西昌的两年,三木一直以主人翁的姿态生活在这里,他通过自己的镜头,去挖掘背后更加丰富和完整的大千世界。他觉得,自己可以带给这座城市一些不太一样的气质与活力。虽然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但他的身上,仍旧能感受到被时间冲刷的痕迹和与他年龄不太相符合的老成。

三木是南充人,决定来西昌发展的时候,父母只对他说你去吧,他就来了。在父母眼中,他是个稳重又有主意的孩子,去哪里做什么都可以放心。在罗依体眼中,三木也是一个令人放心的工作伙伴,摄影、后期和其他很多工作,他都可以独当一面。

每个人的创业初期,都会尝到一些苦头,但三木觉得,从最初的租套房当工作室,到今天有了正式的公司,好像都挺顺利的。

“苦头?没尝过。”三木笑了笑说。

在三木眼中,即使是连续几天熬夜工作,也算不上苦头,相反,他认为做喜欢的事,看到成果,是很有动力的一件差事。他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来到西昌之后,每天奔波在拍摄现场和公司之间,所见到的人和景物,都和拍摄有关。至今,他仍没有轻轻松松地去游玩一天。

也不是完全没有出去逛过,有一次,他和公司的小伙伴们想趁休息时间去看看西昌的景点。一个小时后,朋友圈更新了,9张照片有邛海、泸山,配文:旅游结束,回公司继续加班。

这是三木的日常。

加班是日常、熬夜是日常。年轻赋予生命的那种热血和冲劲,在他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另一方面,他的认真也让人叹服。身边的几个小伙伴对他的评价一致为:他对工作太认真了,认真到让人想揍他。明明已经很好了,他还在不断精益求精。他追求尽可能的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的可能性。

他喜欢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摄影是他的专长,但他还可以挑战更多。他也喜欢提前把事情做好,工作源源不断而来,他不会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或者临时抱佛脚。

他是个理性的人。

前不久,他和同伴们去喜德县拍摄禁毒防艾宣传片《橘色》,三天时间,几乎从早忙到晚。第四天回到西昌时,已经是夜里11点过了,同伴们都很疲累,赶着回家休息了,他独自回了公司。手上还有一个后期处理工作,因为有了新的想法,他想立即做些调整。

那一夜,公司的窗户透出一丝微光,直到天亮。

这些事,都不是从三木口中获得,他的话很少,采访中很少主动说些什么,其实应该说,“阿羊地”的三位主创都是话少的人。他们更注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在作品上,把实力展现在作品上。

“算命的说我27岁之前不会有姻缘,我今年24岁,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去拼。哈哈”这是采访中三木唯一一次笑出了声。

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网络进大山 村民都说方便了

□本报记者王云何勤华“建议调整服用药品的剂量。”9月26日下午,凉山州喜德县两河口镇波振村卫生室,村民莫色苏呷通过...

喜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喜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