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展望成都大运会 但愿在你未来的记忆中 某个瞬间,掠过那只太阳鸟

成都商报 2021-03-07 10:19 大字

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热身区域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大运频道在两会期间特别策划推出“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成都大运”系列报道,通过他们的视角来解读成都大运会举办的意义,以及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背后逻辑与深远影响。

本期报道,记者专访到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和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

从四川凉山走出的著名诗人吉狄马加,针对社会发展、青年文化、体育精神和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魏学峰则透露:四川博物院正在筹备体育文物展,计划在大运会结束的时候开展,主要传播从古到今的中华体育运动,同时也可能引进国外与体育有关的文物。

吉狄马加谈成都大运会:

这种吸纳和积累,会为城市增加新的底蕴

人与人的交流没有什么诀窍,你要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或者说你要让对方走进你的心灵世界,真诚是惟一的途径。要知道,人在这方面的感知不会有什么差别。

在世俗生活中,葆有诗歌的理想

红星新闻:今年两会期间您的议案是什么?

吉狄马加:我个人没有专门的议案,但共同参与了别的代表有关民生改善和加大社会事业领域投入的议案。我一直以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更具体地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离开了从根本上对人的关怀,一切所谓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可疑的。

红星新闻:您认为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写作是否依旧是青年文化的主流?如何将诗歌的浪漫与年轻人、年轻文化的浪漫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吉狄马加:毋庸置疑,写作在网络信息时代当然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传播方式的迥异,更重要的是所谓文化的主流和更具有现实特征的时尚文化,也在发生着急剧的跌宕和变化。

传统的写作当然不会消失,这是因为这种方式的恒定性不仅能放在几年中来看,甚至可以放进几百年上千年里看。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往往是写作的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写作本身却依然故我。

我不希望任何时候都将诗歌的浪漫与年轻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话题,因为这本身不会将我们引向一种更深入的讨论。任何时代的诗歌和诗人,很多时候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答案,我更期待的是今天的年轻人在世俗的生活现实中,能时刻葆有某种诗歌的情愫和理想,这无论对于个体的生命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

亲密接触中,感受善良与美好

红星新闻:大运会作为一项世界综合性的、年轻人的盛会,哪些是您认为我们需要向世界输出的中国态度、中国精神?

吉狄马加:大运会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足以吸引全世界年轻人的盛会,无疑同样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我想,任何时候亲身的感受都是最真实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大运会举办时将有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国度的年轻人相聚在成都,我以为只要让这些年轻人看到一个真实的成都,他们就能真切感受到这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还能不经意间发现这个城市文化的多元,它的幽默、大度、古老、年轻以及包容一切的胸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与这个城市最亲密的接触中,能从心灵上去感受到中国人的善良、谦让、美好、自信和尊严。

人与人的交流没有什么诀窍,你要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或者说你要让对方走进你的心灵世界,真诚是惟一的途径。要知道,人在这方面的感知不会有什么差别。

坚持下去,直到被世界真正认可

红星新闻:当下我们讨论体育时,似乎还是更多看重它的观赏性、竞技性,忽略了其“育人”的功能,体育原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对此,您认为如何激活体育的教育功能?

吉狄马加:体育本身的观赏性、竞技性这是自不待言的。但是20世纪以来,体育其实更多被看成了一种展现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的载体,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倡导正确的体育精神,我以为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团结永远是国际间进行体育交流的最重要的宗旨,要把体育看成是全人类各民族进行友好交流的一种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体育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让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度的人民因为体育运动团结在一起,去彻底消除和打破那些足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不安定、不和谐的障碍和壁垒。

红星新闻:成都是座优雅时尚的都市,在面对一场由大学生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组成的赛事时,您希望两者擦出怎样的火花?您觉得大运会能够给成都留下哪些财富?

吉狄马加:成都是一座文化多元、包容性极强的城市,给予不是单方面的,我相信因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的举办,一定会给成都带来不凡的声誉和巨大的影响。

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次体育赛事会成为成都一次难得的对不同文化吸纳和积累的机会。这种吸纳和积累将会为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增加新的底蕴;而那些充满了创造力的年轻人,也会将这座城市优雅时尚的文化气质传播到世界的不同的角落,这或许才是我最期待的。

红星新闻:从今年至未来几年,成都将通过举办大运会、男足亚洲杯、世界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从个人角度出发,您如何看待世界赛事名城打造的背后逻辑?

吉狄马加:成都不仅仅是中国西部的一座重要城市,就是在今天全世界重要的城市中,它也是有着很高的美誉度的。

举办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固然很重要,但我以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一切放入一个城市整体的、更长远的文化建设规划中来加以设计。一个城市的文化和体育品牌不可能样样齐全,但一定要有在这个世界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法国的戛纳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马其顿的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等等。

如果要我说如何看待世界名城打造文化品牌背后的逻辑,那就是要选择与自己更适合的品牌,另外就是要长期坚持下去。很多时候只有坚持下去,这个品牌才可能有一天真正被这个世界所认可,但愿成都能够做到。

采访的最后,吉狄马加专门创作了一首短诗《致朋友》,献给将要参加今年夏天成都大运会的所有朋友们。

红星新闻记者 何鹏楠 裴晗

《致朋友》

◎吉狄马加

拥抱时,或许

你敞开了心灵

期待我和我的城市

成为你的一个部分

分别后,但愿

在未来的记忆中

有某一个瞬间

掠过了那只太阳鸟

像一颗鲜红的樱桃

融化于抽象的影子

只有黄金般的羽衣

柔软了时间的箭簇

唯有神秘的线条

才能在反光中显现

总有那么一天

并非是谁的约定

这座古城玉兰的香味

会让你漫长的晨梦

漂浮在黎明的摇篮

也许不能马上

说出这是在哪里?

但你仍然会为

刚才熟悉的梦境

感到恋恋不舍和惊奇……

魏学峰谈成都大运会:

四川博物院正筹备体育文物展

多年来,运动会都有文化艺术传播的一些传统。比如,奥运会每年都有国际美术展览,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创作关于体育的绘画作品。作为大运会主办地,我们很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文化文物展览。

做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红星新闻:今年两会期间,您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魏学峰:一个是关于加强文博人才培养的问题,因为现在文博界人才流失严重,政策方面也需要首先考虑如何加强文博人才培养。

第二个是我和其他人大代表联名的一个议案,关于在革命根据地之间贯通一条铁路。如今,文博旅游肯定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方面。全世界的旅游主要在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历史深远,如何把文博资源贯穿到旅游中间去,这应该是近几年的热点。

但关于博物馆的旅游应该怎样与时代发展、旅游的大形势有效融合在一起,确实需要博物馆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社会传播的一些方式,主动积极地融入其中。

顺应老百姓关心的方式,需要深入了解,哪些文物用哪些形式还可以展示得更好。未来的博物馆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文物陈列,还应该是可以互动的、可以在云端了解的、可以让观众得到更多体验的博物馆,这些都需要打破原来固有的形式。我们需要把博物馆做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是能够跟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运动员也是世界文化传播者

红星新闻:今夏,大运会将在成都举办,您正看到城市的哪些变化?您认为这样的变化对于市民文化需求将会带来怎样的积极推动力?

魏学峰:大运会带动了成都整个城市的建设,市内的体育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展现了成都作为一个国际都市的新形象。

我感觉大运会第一个就是“大”,气势宏伟、体量很大,格局也很大。我们成都作为内陆城市来承办国际级的赛事,当然也显示出我们的一种“大”。而且配合大运会,文博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我们四川博物院正在筹备体育文物展,计划在大运会结束的时候开展,主要传播从古到今的中华体育运动,同时也可能引进国外跟体育有关的文物。

体育文物展是展示从古到今的体育精神,再结合当代体育赛事,能有更积极的文化传播。多年来,运动会都有文化艺术传播的一些传统,比如,奥运会每年都有国际美术展览,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创作关于体育的绘画作品。作为大运会主办地,我们很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文化文物展览。

红星新闻:您认为各大博物馆在大运会期间可以做哪些工作,助力大运会的开展?

魏学峰:首先大运会是世界赛事,我们要吸引更多国外的运动员来我们的博物馆,了解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以及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第二是通过运动员把中华文明传播出去,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因为运动员本身也是文化的传播者,而不仅仅是运动员,我们希望运动员成为一个世界文化的传播者。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新闻推荐

肝炎防治 科普同行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刘洁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