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繁育:比带娃都“淘神”

四川日报 2021-04-20 05:46 大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330克泥鳅配30克鸡蛋黄。”4月16日上午,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厨房,技术员吴永中和孙永香,为刚出生的朱鹮宝宝制作第一顿美餐。

当天,编号MC11-2的雏鸟破壳,成为2021年出生的第一只“沐川籍”朱鹮。

“‘MC’指沐川,\‘11’是其\‘父母’的编号,\‘2’指其\‘父母’今年生的第二枚蛋。”中心技术负责人杨海琼博士说。至此,中心朱鹮数量更新为63只。

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是四川省两个朱鹮繁育基地之一。虽然2016年就开始谋划,但直到去年才第一次成功繁育雏鸟。

中心常住2名技术员、6名饲养员,吴永中说,他们为朱鹮繁育工作“淘”了不少的“神”,不比带娃轻松多少。

朱鹮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美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一经“婚配”便终生相守。2016年,峨眉山朱鹮繁育基地从河南、陕西、浙江等地引入50只朱鹮。2019年,沐川县政府与四川省自然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共建沐川朱鹮繁育中心,从峨眉山朱鹮繁育基地引入20对朱鹮。

4月16日,在中心孵化室,记者看到几个盖着透明盖子的方形孵化箱,今年产的39枚朱鹮蛋正在孵化。箱中将蛋定时翻动,放着温度计。杨海琼说,这是为了改变胚胎方向,促进胚胎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让胚胎正常发育。

“朱鹮喜静。”杨海琼说,繁育中大家尽量减少人为干扰,控制参观人数,向周边村民提出要求,比如广播声音别开太大,放鞭炮要特别留心。还要加强营养。通常每天上午9点到10点左右,饲养员给朱鹮喂食。食物从牛肉、人工饲料、黄粉虫和黑鱼中选择搭配,下午2点到3点左右再喂食一次泥鳅。一只成年朱鹮平均每餐食用牛肉量为50克左右,这些食材都是从周边农民家收购的,确保新鲜无异味。

精心照护,换来成果。去年,沐川朱鹮繁育中心的朱鹮共产出100多枚蛋,其中一半以上为受精蛋。

根据观察,一只朱鹮每年产蛋2-4枚。中心饲养员每次取蛋时,都要给朱鹮留几个蛋,让其自己孵化。但因为其没有野外生活经历,几乎无法将其成功孵出。

一般朱鹮蛋在孵化箱中孵满25天后,雏鸟会啄裂蛋壳。所以,在朱鹮自己孵化到22天左右,饲养员会将那些蛋也转移到孵化箱中孵化。蛋壳裂开后的30-40个小时,雏鸟将出壳。若不能,则进行人工干预。

“轻点擦。”雏鸟出壳后,吴永中和同事门对雏鸟表面污垢进行清理、消毒,然后放入育雏箱。他们打开搅拌机,将打碎的泥鳅和鸡蛋黄再次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这是雏鸟的第一餐。“大约10个小时后喂一次37-40摄氏度的温水,12个小时后开始喂食,每天喂四次。”

育雏箱初始温度37摄氏度,每天降0.6-1摄氏度,12天后搬家到大一些的笼子里,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23天后再搬到更大的新家。约30天后,当新生朱鹮体重达到1千克,便可训练其采食泥鳅。45天左右就能进入繁殖笼中生活了。

去年,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成功繁育23只朱鹮,预计今年将再繁育30只左右。

“野化放归是繁育的最终目的。”杨海琼说,为此,中心正在探索通过将朱鹮放在更大活动区域、减少饲料喂食、模拟天敌老鹰的声音等方式,训练朱鹮野外适应能力。

新闻推荐

春茶涨声急 紫茶价更高?

沐川茶园一瞥。□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金泉文/图春茶飘香时节,春茶采收正酣。今年,在四川省盛产茶叶的沐川县,因多...

沐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沐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