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网瘾老年”吗?

济南日报 2021-06-16 11:02 大字

莱芜区一文化馆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报记者赵晓明摄)

许多老年人率先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

“每次回父母家都看见爸妈一人一个手机在那刷视频,劲头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都说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我看现在的老年人网瘾也不小。”历下区的胡女士每周回父母家一次,她发现与几年前相比,父母的生活爱好发生了改变。“以前爱看电视,爱下楼扎堆聊天,现在可以一天不出门,窝在沙发上、床上刷视频,而且声音特别大。”

正当很多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一筹莫展时,部分老年人已经率先掌握使用方法,并发展为沉迷状态,因此网络上有了这样一个名词:“网瘾老年”。“网瘾老年”是调侃还是确实存在?是极个别少数,还是大量存在?记者调查发现,在我们身边,“网瘾老年”确实存在,且不在少数。

曾几何时,年轻人因沉迷于网络而被父母责怪,谁能想到,如今父母玩手机成瘾也能成为子女的愁心事。“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大家在吐槽的同时,也期待父母能够参与更多阳光积极的休闲项目,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记者从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今年以来,有部分市民建议开设有关老年人学习和使用智能手机的公益课堂,也有市民建议社区丰富老年人休闲娱乐项目。

会刷视频却不会扫码手机真的用对了吗?

“从疫情发生后开始,明显感觉到父母使用智能手机的技能直线上升。当时也很高兴看到智能手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市民刘女士介绍,在短视频的影响下,退休在家的母亲爱上了下厨制作美食,“每次回家都能吃到母亲自己做的各种网红美食,基本上都是她从短视频中学来的。听到我们的夸赞,她也特别高兴。本来我们都为不能长时间陪伴父母而内疚,但看到他们每天刷手机刷得开心,我们也挺高兴的。”

赵先生的母亲今年69岁,平时也爱看手机上的短视频。“有一次我看了看我妈手机的使用时间,平均每天6个多小时,这都快赶上年轻人每天的工作时长了,眼睛能受得了吗?”而且赵先生还观察到,母亲晚上睡前躺在床上关灯看手机,手机没电了边充电边刷视频。“有时候吃着饭还得看几眼。”

刘女士和赵先生的父母不是个例,随着智能手机在老年人中逐渐普及,加上疫情发生后线下聚会变少,很多老年人“触网”后也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快乐”,有的因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与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部分老年人相比,虽然身陷“网瘾”的这部分老年人似乎先迈出了一步,但其实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跨越“数字鸿沟”。

“刷视频刷得溜,但扫二维码、微信支付通通不会。”65岁的陈大爷说道。为了让他学会使用快捷支付,女儿帮他将微信绑定了银行卡,并往零钱包里充了1000元钱,也带他去门口小超市实际使用过一两次,但陈大爷的微信零钱包中至今还剩800多元。“刚学会那几天还行,过一阵儿又忘了。”与此同时,出示健康码、扫二维码等操作,陈大爷使用起来也不熟练。“刷视频简单啊,你点开,看完一个上划一下就行了。”网络诈骗和毒鸡汤“偏爱”老年人

《2019年老年群体触网研究报告》显示,老年网民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达3小时,有6.4%的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在7小时以上。另一份《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超过10万人次老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次。值得一提的是,网民增长的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明显。

“老年人退出职场生活后,闲暇时间增多,孤独感更为强烈,互联网带来的沟通和互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空间和精神寄托,加上一些老人随着身体机能减退,自律能力也在退化,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有专家表示,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易于沉迷网络世界,这需要子女耐心引导。

“也许是大数据的原因吧,我发现老年人接收到的视频内容有别于年轻人,而且他们特别容易被这些内容所影响。比如说我妈经常刷到一些说‘鸡汤’的主播,拿一些陈旧的思想向老年人灌输,容易让老年人对生活不满、产生悲观情绪。而且你越看这类视频,平台越是给你推送这类视频,我认为这些‘毒鸡汤’对老人来说是负能量的。”市民郭女士说道。

此外,市民还反映,除了“养生偏方”,“垃圾清理软件”“手机管家”等暗藏诈骗隐患的APP也“钟爱”老年人。“我的手机从来没有收到过这类软件的下载提醒,可是我父母的手机上却经常收到,他们也因此下载了好几个,但我发现,他们的手机内存足够,并不需要清理。”秦先生表示,老人按照手机提示下载软件过程中,会多次出现抢红包、领福利等诱人的广告,“看视频也能挣钱”“走路也能挣钱”这些广告充斥在屏幕上,很难不令防范意识薄弱的老年人心动。

防治“网瘾”需要社会家庭齐发力

如何帮助这些“网瘾老年”?胡女士说:“建议社区能够多举办些老年休闲娱乐活动,让老年人走出去,有一个更加健康阳光的生活状态。”

在甸柳新村街道第三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老远就能听见楼里传来老年人的欢笑声。一楼是面向辖区老年居民免费开放的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戏曲演唱。在这里,还会定期开设老年智能手机课堂,在课程设置上,以微信使用、呼叫网约车、网购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操作技能为主。

“我们都爱旅游,回来发朋友圈互相点赞评论,看看谁拍得最好!”几位老年人聚在一起,研究起视频拍摄方法,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了老年人该有的生活状态。

在莱芜区一文化馆内,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正在排练舞蹈,馆内有专业的舞蹈老师负责指导。他们不仅坚持来馆内练习,还经常组织文艺下乡活动,既丰富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也给乡村带去了欢歌笑语。

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大家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度更高,社会也积极探索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拉近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距离。比如说社区积极开设老年人智能手机课堂,由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老人使用手机;手机软件开发商也积极开发各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最舒适的使用体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网民数量上升是必然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探索。

对此,有网友建议,可以参照“青少年模式”推出“老年人模式”,打造更为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视频平台可以筛除那些并不科学的养生偏方、毒鸡汤等内容,精选能够引导老人健康生活的内容。”另一方面,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防诈骗意识薄弱,社区应该联合公安等部门,多举办一些提高老年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课堂,分析现有的各种诈骗案例和套路,以免他们上当受骗。

除了外部环境,来自子女的亲情陪伴也是防治网瘾的良药,子女不妨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父母,带他们参加户外活动,或者帮助他们报名参加老年休闲活动,让他们在网络之外也能过得充实快乐。 (本报记者 王飞)

新闻推荐

5000余株杨柳“打针”治飞絮来年柳絮量将减少95%

为杨树打针今年春季以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钢城城区内漫天飞舞的“恼人”飞絮明显少了。近年来,钢城区持续加大杨柳...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