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明:把学生打磨成坚韧的“玉米头”

来宾日报 2020-09-25 08:12 大字

课堂上的莫作明。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越挫越勇,就像一颗坚硬的“玉米头”——这就是忻城县高级中学的学生。

近年来,忻城县高中着力打造“玉米头精神”特色文化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在忻城县高中教书的18年里,副校长莫作明见证了一届届学生在“玉米头精神”的鼓舞下走出大山。

2006年高考前夕,一名女学生的家人突然给莫作明打来电话,说孩子的爸爸去世了。莫作明一开始想等高考结束后再把这个消息告诉该学生,但转念一想:怎么能给她留下终生遗憾呢?还是用恰当的办法来解决吧。了解到这名学生家住忻城县欧洞乡的一个小山村,莫作明当即骑上摩托车,直奔学生家里去。返校后,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莫作明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缓解她的情绪。在莫作明的悉心指导下,该生最后以608分的成绩成为学校文科状元。“像这样的学生,我遇到不少。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更不会沉沦,而是迎难而上。”莫作明说,他的学生就像“玉米头”一样,坚韧不屈。

在“玉米头精神”的指引下,2005年,莫作明带领的05(2)班有19名学生考上一本线,打破该校理科应届单个班一本上线人数记录;2006年,他带领的06(9)班有12名学生考上一本线,创下该校文科单个班一本线人数记录。后来,作为13届、19届的年级主任,莫作明带领的团队又突破了该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记录。

“玉米生于本土,玉米头源于本土,忻城县高中教育要立足于本乡故土,植根乡土文化,促进‘种植玉米’的文化传习;把‘服务乡亲’作为承诺,培养父老乡亲的子女成才,报效祖国。这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校长韦智告诉记者,忻城县高中把“培养具有‘玉米头精神’,情系大山、胸怀祖国、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壮乡儿女”作为办学目标,致力于打造一所有民族文化底蕴的学校。

走在校园里,记者被“玉米头精神”文化深深吸引。除设置“玉米头精神”塑像外,该校还积极举办“玉米棒”体育节、开设“玉米地”文学社/刊等。更重要的是,“玉米头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位师生心里。

当地人说,虽然时代变了,但不变的是那碗玉米粥。而忻城县高中的师生,就是那一颗颗“玉米头”。尽管现在学校面临不少困难,但忻城县高中始终挺直腰杆,负重前行。“我们将充分利用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合作的培训项目成果,加快教师的成长以及学生学业的提升,精心组织‘成人礼’‘国学经典朗诵’等特色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莫作明说。

新闻推荐

自治区“特级教师”韦显志:拾级而上 逐梦前行

韦显志是忻城县中学语文教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6个年头,在乡村学校任教达18年之久。他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先后获...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