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不尽的鱼台美 品不够的龙虾香

济宁日报 2021-06-16 07:16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惠亚赵诗影

鱼台县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里、滨湖水城”之美誉,境内17条河流蜿蜒纵横,23万亩水域星罗棋布,12万亩生态湿地风景如画。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稻虾、藕虾共作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造就了鱼台龙虾个大体净、色泽明亮、肉嫩鲜美的上乘品质,成就了鱼台大米粒大均匀、晶莹透亮、气味清香的独特气质。鱼台大米、鱼台龙虾也因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先后荣获2019、2020中国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入选“济宁礼飨”区域品牌。2017年以来,鱼台县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鱼台龙虾节、四届优质绿色稻米发展论坛、三届毛木耳产业发展大会和两届杞柳博览会以及2020特色生态农产品展销会,擦亮了特色农产品的“鱼台名片”。今年,按照“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的理念,围绕做好做活做足“水、米、能”三篇文章,践行新时代“稻改精神”,紧扣鱼台稻米产业“123456”发展框架,培塑品牌,提振名气,融通产业,持续扩大鱼台大米、小龙虾的影响力、覆盖率、知名度,全力打造鱼台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和谐幸福城市名片。

做好“米”文章打造绿色稻米新名片

围绕做好米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稻米产业。以国家“粮食高产创建”“千亿斤”粮食工程主要要求为指针,充分发挥鱼台县特有的稻米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建设“江北米镇”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打造鱼台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和中国知名品牌。着力构建“123456”稻米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培育优质水稻品种,加强标准化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注重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塑造推广,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以国有农业企业和国资中心带动全县稻米产业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实现军、政、民、企、研、场的共同发展。

提升大米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鱼台大米”因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口感,1985年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2009年在中国第八届稻米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4年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6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2021年被认定为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2020年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鱼台绿色稻米产业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了鱼台绿色稻米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全县目前拥有稻米加工企业45家,年加工能力在200万吨左右。

打好“生态”牌做大做活龙虾产业

转变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养殖。2017年开始,鱼台县大力发展龙虾生态养殖模式,积极推广稻(藕)虾生态种养小区模式,意在转变原本传统低效率的养殖模式,促进实现养殖外封闭内循环,尾水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模式的快速发展。目前,鱼台县稻(藕)虾生态种养面积达15万亩。

打通市场渠道,打造融合格局。为壮大龙虾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培育龙虾产业龙头企业,鱼台县与青岛海尔海创汇旗下辣否(鱼台)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打造鱼台生态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养殖基地、加工园区、冷链物流、交易市场一体化产业园区。同时,孝贤食品、辣否等龙虾产品深加工项目均已投产。贯通水产品集散交易中心、龙虾食品冷链产业园区均已实现运营。另外,该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龙虾科普馆、龙虾美食街,不断推进龙虾美食消费、批发、销售、和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020年,鱼台县小龙虾产业实现经济总产值达25亿元。

加强科研合作,完善技术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鱼台县不断加强产学研战略合作,分别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产业体系虾蟹团队、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不断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同时结合电子商务,继续促进“物联网+龙虾产业”的发展,加快打造产业升级版,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控、来源可追溯。

加强品牌建设,引领产业发展。鱼台县始终将“品牌就是生产力、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作为工作标准,不断加强“鱼台龙虾”品牌推广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提高“鱼台龙虾”品牌知名度。

发挥政策优势,助力产业振兴。该县把“做大做活龙虾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积极争取中央、省奖扶资金6000余万元,扶持发展300亩以上稻(藕)虾共作种养基地50余处,同时出台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在鱼台县城规划区投资建设龙虾主题餐饮酒店、龙虾加工企业等,强力助推龙虾产业发展。

新闻推荐

劳动不停歇 服务不打烊

5月1日,鱼台县老砦镇老北村开展以“庆五一,我劳动我快乐”为主题的全民大扫除活动,由村“两委”成员、联户长、党员志愿者、...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