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媒乡村兴 鱼台县鱼城镇桃花旅游节掠影
快乐套圈
黄瓜采摘
桃园小憩
圣果采摘
本报记者刘建新本报通讯员缪学振赵诗影邱鹏翔摄影报道
盎然桃花海,奋进新鱼城。3月28日,中国·鱼台·自在鱼城2021第四届桃花旅游节在杨邵村桃花源广场隆重举行。古韵典雅与青春新潮为一体的文艺汇演,为观众奉上一场形式丰富的桃花视觉盛宴。杨邵村十里桃园朵朵桃花争相怒放,置身花海,桃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引来蜂飞蝶舞,美不胜收。人们漫步其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鱼城镇“以花为媒”,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谱写出华丽新篇章。迄今,鱼城镇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鱼台·自在鱼城桃花旅游节。
鱼城镇按照“三区联动、文旅先行、产城融合、突破鱼城”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文旅康养特色小镇,现已成为辐射周边多个县市区的旅游重镇和网红打卡地。同时,该镇还依托此次桃花旅游节打造了系列文旅活动,如鱼城美食广场、家庭田园采摘、文创大集等,配上具有鲁西南风格的民宿,供前来观赏桃花的游客朋友们吃好、玩好、住好。据村民张鸿娟介绍,从3月到9月,来桃园游玩、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摆摊收入加上蜜桃销售,一年下来收入能有好几万呢。“每当桃花盛开,大量外地游客都会来这里旅游观光,目前基本实现了春季‘以花为媒’,夏秋‘以果为业’的花果生态旅游模式,有机地将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整合起来,助力乡村振兴。”鱼城镇宣传委员闫错错说。
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鱼城镇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双培双带”能力,创新探索推行“1+3”(党建引领+产业、区域、人才)“飞地经济”模式,构建以党建为中心,产业、区域、人才为支撑的乡村振兴“红色高地”。以杨邵村为中心,建设总规划面积3000亩的一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秉承“领航、示范、创新、融合”的宗旨,将全镇政策、土地、资金、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向园区进行集中,规划建设农科综合服务区、有机瓜果种植区、高效设施农业区、机械化大田种植区等主要功能板块。以“支部+合作社”为主体,实现村际协作、资源互补、产村融合、抱团发展。目前一期40个高标准蔬菜种植温室大棚已投入使用,杨邵、前蒋等16个村入园经营,吸纳周边各村群众80余人进园就业,第一茬作物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
近年来,鱼城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党建微治理等工作,将镇域内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依托贯穿全镇的生态惠河、乔庄百年古槐、杨邵十里桃林、老县衙、文庙、百年油坊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人文资源,以杨邵“桃花源”、杨邵现代农业产业园、马莪东珠农业公园、金鱼河公园等旅游景点为基础,大力开发生态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加快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着力打响“古韵鱼城 田园牧歌”的旅游品牌。
文创大集
观看演出
台下互动
幸福一家人
梨瓜采摘
花海步道
冰糖葫芦
草莓采摘
汇演现场
新闻推荐
楼宇关爱有温度 两长耐心解民忧 他们将服务邻里延伸至“最后一米”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张惠亚“以前居民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不知道找谁帮忙,物业上也是人少事多、无暇顾及,很容易激发矛盾…...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