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独秀,守护清流 贺立华教授回忆在《文史哲》三十年点滴

齐鲁晚报 2021-05-11 04:49 大字

贺立华,1948年生于山东平阴,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在《文史哲》编辑部工作。2011年4月30日,他在《山东大学报》发表题为《守护清流》的文章,回忆自己在《文史哲》工作30年的点点滴滴。

办刊人的清醒 刚来(编辑部)报到,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以文史见长的《文史哲》竟然栖息在数学楼上,颇有一点儿“寄人篱下”的味道;更让我吃惊的是,这个当时发行量达70万份、名扬中外的《文史哲》办公条件竟是如此之差:编辑部只有一间20多平米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兼作资料室和会议室,满满当当积攒了三十多年的图书资料,书架占满了大半个房间;剩下的小半间屋子安放着一个小型号的破旧乒乓球台,权当多人共用的大“办公桌”了。

当时主编是刘光裕教授,书记是龚克昌教授,编辑有韩凌轩教授、史学通教授、顾琴芬教授、寇养厚教授等。他们都是有名望的学者,也都是谦谦君子。每逢上级下达个评先进或评模范的“指标”,大家总是礼让再三。在这种情况下,我总因年轻而被关照,至今我还记得韩凌轩教授坚辞大家评他省级一等奖,硬是把“指标”塞给我,他的观点是“你年轻需要”。年轻者被关照,年长者被尊重,这是《文史哲》的传统。

《文史哲》不是世外桃源,我在编辑部的这三十年间见证了它经历过的几多风雨:“反自由化”“反精神污染”“反和平演变”“反对西化”等一系列程度不同的政治运动。面对这一切,编辑部的教授们始终比较清醒,他们这样说:《文史哲》是学术期刊,它只能研究沉潜下来的历史。一切现象都可以研究,但《文史哲》的研究只能限定在学术范围内。

办刊人的尊严

《文史哲》自1951年创刊始,编辑班子就是由山大各院系的教师组成,起初都是课余兼职,后来形成了专业班子。如今,《文史哲》仍然继承了前辈均为教师职称系列的传统,在这里工作的教授不少是硕导、博导,他们仍然在各院系上课,仍然带硕士、带博士。他们有繁重的编辑工作,也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但是,不管他们教学成绩多么优秀,都是不算工作量的,都是不计课时费、不领取报酬的。所以这一块收入,明显不如院系的老师。

《文史哲》不是创收单位,所以教师们的津贴不管是几级岗,均享受半额。外界许多人戏言:《文史哲》是捧着金饭碗没饭吃。没错,它有足够的条件“创收”,但它没有。不管《文史哲》发行量是几万还是几十万,它的收入都会进入国库,都会周转为印刷费。在众多报刊下海走市场“卖版面”“创收”的今天,《文史哲》高枝独秀,守护清流。

办刊人的坚守

五年前,学校派著名学者王学典教授出任《文史哲》主编。这位个性鲜明的老兄的确很“刚”:他坚决地拒绝了本校照顾类的发稿;坚决抵制“近水楼台”,包括本部同仁也拒不给情面;坚决地撤销了照顾低档次文章发表的“增刊”;坚决地回绝了各级领导的推荐稿。学典兄在没来编辑部的前十多年间,《文史哲》发表了他的十多篇论文,他是为《文史哲》创造声誉的栋梁作者,但是自从他来到编辑部任主编五年多,就再也没利用《文史哲》发过一篇文章。他说“《文史哲》是稀有资源,只要我在此当一天主编,就绝不在此发一篇文章,绝不能利用它为自己谋私利。”也许,这就是他敢于“刚”性决绝地抵制流俗的资本和底气吧。

以王学典教授为主编的《文史哲》这班人马,是一个敢于向物欲流俗、向学界腐糜之气说“不”的优秀团队,是一个“任尔东西南北风”,依然痴心不改的坚强集体,他们守护的正是《文史哲》前辈学人流传下来的以学术为本的“铁肩担道义”的那股清流。恰如山大原校长徐显明教授在祝贺《文史哲》荣获国家最高奖“政府奖”时,高度评价《文史哲》团队时所言:“当你们拒绝权贵和铜臭的时候,你们已经获得了尊严!”

新闻推荐

城市发展新格局之西兴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行动方案确定将着力打造七个重点板块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