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做他的眼 一群好司机让视力残疾人张善学的进城路“敞亮”了

齐鲁晚报 2021-05-14 05:01 大字

张善学(右)在王茂勇的搀扶下走下公交车。“之前从我家到公交站点走13000步,现在只需要走2600步。”家住黄河北济阳孙耿办事处的视力残疾人张善学,一生悲苦,到了晚年却慨叹“进城之路”的变化,并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幸运。他感恩一群好心人,让进城路变得宽敞明亮,“不管是哪个公交司机看到我,都会喊‘老张,上车了’,还下来扶着我。”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李培乐

他要到省城转转 1962年出生的张善学,是济阳区孙耿办事处于家村人。“一出生就有先天性缺陷。”张善学说,当他十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也曾带着他到处求医问药,可是最终只能接受那个当时就只有一两米视力的他。因为视力的原因,14岁的他最终选择了辍学,并在1977年跟随一位唱大鼓书的艺人走上大鼓书表演之路。他去过禹城、去过临邑、新泰等地表演。后来,大鼓书等民间艺术的市场不是很景气,他又面临着转型。之后他和弟弟开始了走街串巷卖酱油之路,再后来又刨树墩子卖柴火。直到前些年政府每个月发放1000多元的救助,他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

由于残疾的原因,张善学一生未娶。本就孤独的他在2011年再次陷入痛苦之中,这一年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弟弟和母亲相继离世。他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深渊。“我就自己在家里哭,也到弟弟的房子里哭。”那一阵他心灰意冷,但是天生乐观的他后来慢慢自己劝自己,“再那样下去就会憋出病了,整天劝别人,咋就劝不了自己呢?”他告诉自己,要走出去,去省城转转,因此他开启了进城之路。

进城路越来越“敞亮”

“从家里到公交站点,来回五个小时,但我也要走出去。”张善学说,每一步他都数着,那时从家里到89路支线靳家公交站点是13000多步,一趟的路程是4公里多。他还清晰地记着第一次去坐公交车的经历,到了公交站点,等的车过去两三辆了也不知道,后来就问身边的乘客,人家告诉我车都过去两三趟了,渐渐地大家就知道了,开始提醒他。

渐渐地,89路支线的司机们知道了老张,也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老张。“老张,上车了!”喊出这一声的是89路司机王德利。“还有盖国兴,他提醒我的方式是按喇叭。”张善学说,开始自己看到车就上,有时直接撞到车门上,后来有了大家的帮助,上车就非常方便了。

去年,张善学一只眼睛的微弱视力也消失了,他彻底成了盲人。“师傅们待我太好了,我的衣服扣子开了,就帮我扣上,鞋带开了就帮系鞋带,找不到洗手间就领着我。”

到了下雨天,不方便回家了,司机师傅直接开车就送回家了,“王茂勇、刘京会、王亭军都送过我,我给他们钱说啥也不要,我出来现在是非常的安全,反而在家里经常摔着磕着。”

从2011年乘坐89路支线到178路,一下10年过去了,张善学说进城的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敞亮。这就得益于乘车过程中公交线路的司机们持续的接力帮助。要说他和一公司二队大桥车场有多熟,张善学说自己能听声认出30多位该车队的师傅。

“我们是举手之劳”

在一公司二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也见到了王茂勇。说起这些年帮扶张善学,他腼腆地一笑,“举手之劳,很普通的事情,就是我们应该做的,甚至都算不上什么好事。”

王茂勇回忆说,开始的时候,乘坐178路到大桥办事处的张善学自己过马路乘车,“他需要坐89路或者130路,我就叫他到院子里乘车,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我就扶他到站房里,同事们都在站房里等候,他要乘坐的车准备发车的时候,同事就扶着他坐上,这样就很方便。”王茂勇说,其实自己的同事们都很照顾“张叔”,大家默认照顾他是一种规则了。

“我就告诉张叔,大家是一家人,有事千万别不好意思,大家也没有把他当外人,我就和他说在车队站房你想喝水就说,我不在所有同事都会帮你倒上。”对于张善学对他们的感激,王茂勇说真的不用放在心上,“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大家会一如既往帮助老张,我们愿意做他的眼。”车队领导说,这个事情车队会一直做下去,其实大家早都已经习惯了。

新闻推荐

济阳全新旅游攻略完美呈现 五一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草长莺飞季,春暖花开时,相信大家都想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长途出游总是人从众,不妨来一场近郊体验游,济...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