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年,梨花大鼓从古唱到今

菏泽日报 2021-06-04 09:07 大字

梨花大鼓艺人为乡亲们演出通讯员姚继平摄

梨花大鼓,原名“犁铧大鼓”,因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传统曲艺鼓书和鼓曲形式,大约形成于明代末期。主要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鲁、冀、苏、豫等广大地区,清末、民国时期在济南盛极一时,被称为“山东大鼓”。自《老残游记》之后,开始谐其音美称为“梨花大鼓”。

据巨野县梨花大鼓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景哲介绍,梨花大鼓历史悠久,自明代创始以来,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梨花大鼓唱词典雅,曲调高昂,唱腔优美婉转,格调高雅,行腔自然,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感染力强。梨花大鼓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从书帽小段到长篇大书;从家长里短到帝王将相,都可演唱。

梨花大鼓的演唱形式多为单人站唱,也有二人对唱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矮脚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也叫梨花片)。演唱时,演员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月牙板敲击演唱,乐师以三弦伴奏。唱腔属板腔体,有双八口、慢三眼、二行板、快口、头句腔、二句腔、三句腔等板式。中篇书目唱白相间,短段只唱不说。

张景哲说,梨花大鼓三个支派的唱腔与书目各具特点与风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犷、豪放,其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音,其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故有“老牛大摔缰”的俗称;“小北口”派的演唱风格,融入借鉴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较之“老北口”显得巧俏,委婉细腻,善说演“文书”,唱中加叙;“南口”派的唱腔婉转悠扬,曲调华丽细腻,字少腔繁,节奏舒缓。除板腔体唱腔外,“南口”派还有一些曲牌体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两种,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驴》《小黑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

梨花大鼓起源于农村,最初是在农村田间地头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的自由吟唱,后来形式不断丰富,改为支架鼓和两枚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伴奏。唱腔上形成北口老牛大椊缰调和南口梨花调及小北口三大派别。嘉庆间分成五大支派,其代表人物名字中都有一个“山”字,故称为“五大山”。清代和民国初期为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鼓书演员。清末有刘鹗《老残游记》描写的“白妞、黑妞”(王小玉姐妹),民国时期有谢大玉、孙大玉、李大玉、赵大玉,并称“四大玉”。还涌现出“神手谢老化,花弦子朱长发。盖九州的常学礼,暗插花的凤蓝田”等著名琴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因战乱影响,梨花大鼓一度萧条,五十年代后期又逐渐兴起。

巨野县文旅局文物非遗科科长姚继平介绍,梨花大鼓在巨野流传较为广泛,大义镇、董官屯镇、田桥镇、田庄镇等都有梨花大鼓艺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即有艺人在乡村演出。四十年代马合祥、张协从较有名气;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最为繁荣,较有代表性的艺人主要有开大香、段本才、马庆文、彭焕煜、孟昭云、徐秀新、车自盛、车守业、徐巨营、张景哲等。在巨野县文化馆曲艺队的组织下,各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型娱乐形式的兴起,传统曲艺受到严重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梨花大鼓逐渐淡出舞台,一直沉寂数十年。近几年,大鼓艺人张景哲才开始重操旧业,带领女儿在乡镇农村演出。

姚继平说,梨花大鼓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梨花大鼓历史悠久,音乐唱腔独特,地方色彩浓郁,它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梨花大鼓诞生于民间,一鼓一板一三弦,虽形式简单,却内容庞杂,人物角色的表现力细腻入微,情感丰富,是人们对生活的记录和生命的感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梨花大鼓是人民生产生活、风俗民情发展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流派众多,民间情趣浓郁,还具有方言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种研究价值。

文/图 通讯员谢新华 姚继平

新闻推荐

吾生有涯 自强路无涯 巨野县万丰镇毕庄村村民张法稳种植无花果致富小记

“棚内这些品种是波姬红,以鲜果销售为主,棚外那些是布兰瑞克,用来做干果,过几天,棚内的无花果就会陆续上市。”5月14日,在巨野...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