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文化传承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工程系品牌特色办学纪实

南国早报 2021-04-27 14:00 大字

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的学生身穿同学设计制作的民族服饰。校方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许莎明

在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团体赛)项目中,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选手从22个参赛队,35组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1个团体二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在模特表演赛项目中,该校的30名选手(其中团体赛18人)与来自64所学校的参赛选手激烈角逐,最终获两个个人一等奖,三个个人二等奖,五个个人三等奖和一个团体三等奖。作为我区最早独立设置、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国有公办纺织服装类中等职业学校,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多年来在品牌特色办学、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的工作上努力创新,成效显著。

注重课程开发

植入民族艺术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纺织、服装实训基地,里面不仅有先进的服装实训设备,还有壮锦织机等。展示厅里摆满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民族服饰尤为抢眼。

“这款包包装饰运用了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刺绣技艺’——马尾绣,该技法于2010年被列入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型设计具有现代感。”学校服装工程系主任马宇丽希望,能够把广西民族服饰艺术发扬光大,逐步实现从服装设计到工艺成品的生活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民族服饰技艺传承,创作更多精品。学校在服饰类专业特别开设了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还专门开设了大师工作室,邀请民族工艺大师到校给学生进行指导。

去年,该校服装工程系开发了两门专业群共享课程《染织绣服饰品开发实训》《广西民族图案设计》,目前两门课程已在学校2020级服装专业学生中使用;学校将要编写出版《壮锦纹样开发设计》《服饰品网络销售》《广西民族服饰创意设计》三本专业教材,获得自治区重点课题一项,纺织服装行业学会教改课题9项,获批外观专利9项;该校教师参加第五届中国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参加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职课题教学比赛,获得一个二等奖,微课比赛获得一个一等奖。

深入校企走访调研

专业群打通上下游

马宇丽介绍,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纺织技术与营销、染整技术三个专业是国家示范改革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广西中职的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必须调整适应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把纺织-染整-服装专业整合成一个专业群。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辐射产业链上游纺织、染整专业,下游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横向连接民族服装服饰特色专业,形成产业链完整、专业内涵丰富的专业群。

为了做好品牌专业建设,学校纺织、染整、服装专业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对区内外多家纺织、染整、服装企业及工业园区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还走访了区内外纺织服装院校,了解人才培养情况。学校通过对接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需要,侧重为区域内的茧丝绸企业、运动休闲服生产企业、民族服饰企业、销售服务企业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学校同时搭建中高职教育立交桥,培养进入高职本科院校学习的人才,开展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核心,以纺织、染整、服装相关专业对接产业链,开展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学校多次召开论证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论证,面向东盟,构建“产训融合、专业联动、多元共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提供广阔舞台

助力学生成才

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服饰文化节,为服装专业的学生准备自己的“T台秀”。由服装设计与工艺、民族服装与服饰专业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同时由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的同学进行展示,展现学习成果和职教风采。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对外活动,参加了2020年中国·桂平(木乐)国际文化旅游休闲运动服装节的新闻发布会(负责发布会运动装展示)、2020第十届中国国际少儿车模大赛广西区总决赛现场服装展示活动等。

学校还与广西嘉联丝绸、宜州市城西常乐茧丝绸等7家公司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双千结对”岗位培训,与企业深度合作,提升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企业农民工技能水平,共培训3400人次,培训量大,辐射面广,获得培训企业的大力好评。

新闻推荐

罗城综合利用蔗叶减少焚烧污染

本报罗城讯“我们积极引导群众把蔗叶卖给企业,这样既可增加群众收入,又减少焚烧蔗叶造成的污染。”3月14日,罗城仫佬族自治...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