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来了, 生态环保就要靠边站?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4-28 01:16 大字

本该用于农业灌溉的黄河水,却汩汩流入湿地公园搞旅游项目;未经法定程序审批即盲目上马的多个焦化项目,造成当地村民饮水困难;国家湿地公园里竟然出现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多次通报仍未彻底整改……

正在8省区进行的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一些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的理念没有根本扭转,屡屡出现生态环境保护为项目开发让路的乱象。

多地生态环保为项目开发让路

提起三刘寨引黄灌区调蓄工程,在河南郑州可能没几个人听过。但说起中牟县的湿地公园,已经成为这两年很多人去打卡的景区。

本就十分缺水的河南,哪儿来的水造这么大的人工湖呢?原来,人工湖的水都是引的黄河水。

督察组在河南发现,三刘寨调蓄工程以引黄调蓄工程报批,但引来的宝贵黄河水却被当地政府开发成湿地公园,旅游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游客络绎不绝。而与此同时,下游干渠杂草丛生、垃圾充斥,灌区农田多年来只能使用地下水进行灌溉,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资源压力。

不仅如此,三刘寨调蓄工程在未取得合法用地审批手续情况下,擅自占用中牟县大孟镇集体土地902亩,其中耕地775亩。且该项目每年引黄河水量远超许可水量,大量黄河干流水被白白浪费。

山西省晋中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六分之一,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同时,晋中地处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就是在这样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方,却分布着一大批违规上马的焦化项目。这些项目未批先建,污染严重,且与民争水。

其中,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2020年违规从周边村庄抽取地下水30余万吨,导致厂区周边西安社村、七洞村村民吃水困难。

记者了解到,在西安社村,原本用来解决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的机井,被企业和村干部通过私下协议方式,将用途变成了优先保证焦化生产用水。

“4天才供一次水,接一次水的时间是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平遥县西安社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至于种地用水,只能“靠老天爷吃饭”了。

督察人员介绍,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等5家企业的焦化项目属于未批先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将新增用水约1200万吨,并大幅增加主要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青翠的山林间,一个个采石场如同一块块伤疤,显得格外扎眼。这是督察人员在广西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内看到的让人痛心的情景。不但如此,地质公园所在的凤山县,当地县委、县政府还以旅游开发名义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多个房地产项目在保护区大兴土木,地质地貌严重受损。

觊觎好山水的,不只是广西。在安徽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黄山市太平湖,2017年以前长期过度开发,大量房地产、酒店和旅游度假村项目持续开工建设。此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就指出这一问题,要求整改。但直至此次督察进驻,当地才彻底排查,发现湿地范围内违规项目竟然高达30个,涉及建筑面积达63.5万平方米。

谁在为违法违规项目开方便之门

违法违规项目何以能顺利上马?谁在为这类项目大开方便之门?记者对部分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重发展、轻保护”的政绩观还没有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保护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屡屡要求保护为发展让路。

“政府一开始承诺很快能办完相关手续,态度很积极,说帮企业积极推进。”晋中市平遥县一家焦化企业的工作人员说。

在督察组看来,晋中市及介休、平遥、灵石等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未经法定程序审批即盲目上马的多个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焦化项目监管不力,甚至默许纵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

广西的凤山县良利采石场位于地质公园三级保护区内,《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和公园规划明确规定该区域内禁止采石、开矿。那企业的采矿权证是怎么来的呢?

在该区域矿业权出让过程中,原凤山县旅游局作为地质公园的主管部门出具了“该地块不属于地质遗迹保护名册范围”的意见,原凤山县国土资源局为其下发了采矿权证。

对地质公园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凤山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积极推动房地产项目上马。为使违规项目合规化,凤山县政府组织编制并于2020年11月公布《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20—2030年)》,规划中现有开发项目绝大部分区域被降级。

同时,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旗号,存在乱作为问题。

在符合当地自然禀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自然湿地公园,本是一件好事。但河南郑州违背自然规律,不顾水资源禀赋、不惜违规占用大量耕地,硬是把一个A类农业建设项目,搞成了招商引资的旅游开发项目。

“因为人工湖的形成,周边地价上涨,给当地财政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当地住建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

此外,一些地方对督察指出的老问题敷衍整改、表面整改。针对安徽太平湖存在的问题,督察组指出,黄山市黄山区委、区政府没有真正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在推动太平湖违法违规项目整改工作中不敢动真碰硬,浮于表面。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凤山:扬“三牛”精神 开首季新局

本报凤山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龙圣亿)“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奋战一季度,加力开新局,取得‘开门红’。”凤山...

凤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