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政协下乡进屯为乡村振兴出谋献计 助一村 帮一户 献一策

广西日报 2021-05-18 07:32 大字

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黄河韦东

4月18日下午,绵绵春雨,滋润着瑶乡大地。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定福村旺六屯内的旧骑楼旁三角梅正在热烈地绽放,而比三角梅开得更为热烈是在旺六屯内由河池市政协经济和环境资源委牵头组织的一次议事会,参会的还有都安瑶族自治县政协及县委宣传部、文化广电体旅局等县直部门、高岭镇党委政府、定福村两委干部及旺六屯群众。

“村史室没有专业人员帮忙规划,村民捐的2000多件村史文物不知道怎么布置,这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很头疼。”旺六屯协商议事会的召集人黄耿焦虑地说。

“在旺六屯旧骑楼建定福村村史室,村民们都很支持,都愿意把旧房腾出来,但我们村屯专业和资金力量跟不上。”定福村协商议事员黄耀雷道出村民们的心声。

利用该村上世纪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旧骑楼建村史室展现大战“石海”、大造“大寨田”的都安精神,让村民铭记定福村的奋斗史、铭记共产党带领瑶乡群众甩掉贫困帽致富奔小康的历史,一直是村委会和村民们的共同心愿。

4月18日下午,定福村村史室协商议事会恰如及时春雨,滋润了村民的心田,助力村民的想法破土而出。

一个下午,在市、县、乡、村、屯的政协委员、党政干部和村屯干部、村民的共同协商下,定福村的村屯发展规划、村史室布展规划、旧骑楼维修和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5项事情很快达成共识。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今年以来,河池市政协在巩固深化政协系统“助一村、帮一户、献一策”活动,持续延伸拓展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基础性作用和各界别的特色优势,加强政协系统整体联动,以“一界别联一乡、一指导驻一室、全委员共聚力”的方式,聚焦乡村振兴的“形、实、魂”,深入基层开展“联站到家进室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委员行”活动,助力风貌塑形、产业做实、文化铸魂,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通过组织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开展‘联站到家进室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委员行’活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紧扣党政工作重点、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通过指导或参加基层协商议事活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共识的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参加基层协商指导工作的河池市政协主席黎丽说。

截至目前,河池市、县两级政协56个专门委员会、177个界别,共联系139个乡镇(社区)政协工作联络站(组),2068名委员到“政协委员之家”报到,派驻481名协商议事指导员进入634个乡镇、村、屯协商议事室指导开展协商议事活动,为市、县、乡、村四级反映民意信息328条,提出提案609件;推动235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把百姓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新闻推荐

都安:八大产业加速跑

3月10日,都安一养牛场员工正在投料喂牛。本报记者廖庆凌文/图近日,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举行核桃管护现场会,邀请专家为群众...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