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牛养牛 老苏真牛

广西日报 2021-01-30 07:33 大字

本报记者韦继川

1+2、1+2+5、5+17、130,这是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镇兴村苏建坤近年来养牛数之变,记录了他从试试看,到放心干,再到大胆的干脱贫致富历程。

苏建坤一家曾因病因学致贫。2016年初,镇政府帮扶干部韦荣伟几次上门动员他养牛,苏建坤总不表态,僵持久了才说:“养牛赚不赚钱我心里没底,再说也没本钱。”韦荣伟告诉他,县里有“贷牛还牛”政策,贫困户可由政府担保从扶贫企业贷牛犊来养,养大后由企业回收,扣除成本后,每头牛还是有几千元赚的。

“好吧,我试试看。”苏建坤忐忑地从当地扶贫企业贷回一头牛犊。3个月精心饲养后,看着牛犊一天一天长大,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反正养一头也是养,养几头也是养。”韦荣伟帮苏建坤申请了5万元3年免息政府扶贫贴息贷款,从市场上买回两头牛犊,剩下的钱用来盖一座小牛棚。一年后,扣除成本,纯利润两万多元,老苏家里有了第一笔存款。

脱贫之后的苏建坤,对养牛更有信心。2017年,他继续向扶贫企业贷一头牛,外加自己买两头。这时,他得知村里5家贫困户虽有机会贷牛,但没有饲养条件,于是和妻子商量,由这些贫困户贷牛让苏家来养,出售后扣除成本,按四六分成。“我们管得好,投入不多,每头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这样既扩大了我们的养殖规模,又能帮助贫困户增收。”妻子同意了。

说干就干,夫妻俩忙到第三个年头,收入增加到4万多元。于是,他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把只有60平方米的牛棚扩大到100多平方米并加高,增加通风和采光设备。

2019年,苏建坤自购5头牛犊,继续帮贫困户代养17头,收入已相当不错。当年,他被评为河池市脱贫先进户、致富带头人。“这下子,老苏贷牛变真牛了。”韦荣伟夸赞道。

跨入新一年,见到苏建坤时,他的牛棚已变养殖场了,里面有130头牛。“这几年赚了不少钱吧?”记者问。“养牛改变了我的生活,口袋鼓了,心情好了,真心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老苏虽避口不谈赚了多少钱,但这些话发自内心。

新闻推荐

广西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图为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安兰村新建的水柜。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广西54个...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