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只珍禽到千鸟竞翔 汉中市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系列报道之一

汉中日报 2021-05-25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 任芳 通讯员 苏湘栋5月20日,汉中市朱鹮发现40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由1981年在洋县发现时的7只,扩展到7000多只。

时间回到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带领团队历经3年、5万公里的艰辛考察后,终于在洋县八里关姚家沟发现了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消息一出,举世轰动!但刘荫增却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找到朱鹮了,忧的是如何拯救在灭绝边缘的朱鹮?

“要把这7只‘宝贝’保护好,绝不能让它们在中国灭绝。”在姚家沟半山腰一棵朱鹮巢树下,刘荫增听着其中3只朱鹮雏鸟清脆的叫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7天后,洋县林业局紧急抽调路宝忠、王跃进、陈友平、赵志厚进驻姚家沟,成立“秦岭Ⅰ号朱鹮群体4人保护小组”,协助刘荫增对朱鹮进行抢救性保护。

他们采用最“土”但却最有效的“人随鸟走”保护策略,对朱鹮进行“一对一”监护。“为了不让朱鹮离开视线,我们要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 不断爬田埂、蹲巢树、翻山丘,忙起来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路宝忠回忆说。

朱鹮进入繁殖期后,他们在树下以及与鸟巢平行的地方各搭一个值班棚和一个观察棚,24小时观察朱鹮。为了防止蛇、黄鼠狼等朱鹮天敌上树吞吃卵和幼雏,他们在树干上抹黄油、安装刀片架、挂伞形防蛇罩,在树周围撒雄黄……

风餐露宿、与鸟为伴的工作虽艰辛枯燥,但路宝忠和同事们却为朱鹮的种群恢复踏出了稳稳的第一步。1981年至1990年,朱鹮在姚家沟成功繁育10窝,产卵30枚,出壳20只,出飞幼鸟19只。

除了保护恢复,朱鹮繁育研究也同步展开。从野外朱鹮救护,到人工繁育实验;从朱鹮环志标识、种群谱系建立,到野化放飞成功;从核心区域保护,到建立异地种群……中国朱鹮保护拯救工作实现了从“抢救性人工繁育”向“扩大栖息地”和“增大野外种群”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朱鹮种群不断壮大,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势在必行。40年来,“朱鹮是国宝,人人都要保”理念在汉中深入人心。朱鹮所到之处,人们像对待亲友一样无微不至的呵护着它们。

2020年3月,洋县马畅镇高堡村村民高志明准备为八旬父亲修新房。但就在挖地基时,他和父亲发现地基旁的一颗大树上有一对朱鹮正在筑巢。他们立刻将鸟巢信息报告给朱鹮保护员,并停止修房。

在汉中,像高志明和他父亲一样“舍小家顾‘鹮’家”的例子俯拾即是。“每年,来自群众报告的朱鹮繁殖、活动地点和病、伤、亡信息1000多条。”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副科长李昌明介绍说。

从7只到7000多只,数字的背后,不仅折射着40年朱鹮的复壮之路,更承载着汉中人民保护朱鹮的无私奉献和坚守努力。

据了解,40年来,为了护好朱鹮觅食所需的湿地生态系统、夜宿和繁殖所需的森林生态系统,洋县禁止在朱鹮活动区狩猎、砍伐树木、使用农药化肥、开山放炮、开矿,累计取缔关停“散乱污”等企业38家。

同时,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秦巴生态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等工程。近年来,洋县累计实施绿化造林15.05万亩,完成汉江综治40公里、库尾防护28.9公里,8个沿江镇(办)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

现在,汉中的生态环境有多好?全市山水林田湖草间展翅翱翔的3000多只朱鹮,是最佳的环境代言人。汉江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68.6%、空气优良天数常年稳定在300天以上,一系列硬指标都彰显着“朱鹮之乡”的生态自信。

回望40年朱鹮复壮路,保护工作者披荆斩棘,科研人员上下求索,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共同奏响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华美乐章。更为重要的是,汉中生态文明建设也在朱鹮保护中久久加力,换来了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最美底色。

新闻推荐

洋县着力抓好中小学校学科指导中心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白光升)今年以来,洋县坚持把建立并充分发挥中小学学科指导中心的辐射作用,引领全县教师走上专业成长“快车道”...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