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幼林:修仁风炉最后的匠人
诸葛幼林在对风炉坯进行打磨
给出窑的风炉装上铁丝,就可以拿去市场卖了。
诸葛幼林在生火烧窑。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谢齐珠文/摄
荔浦市修仁镇古时漕运比较发达,是桂西南的商贸集散中心。历史上,修仁不仅商业发达,其手工业也很发达,铁器、竹木工艺、印染纺织各行各业种类繁多。在修仁的小手工行业中,尤以“志成风炉”、灯笼铺纸扎、修仁薯良漆三项工艺最有特色,被称为修仁“工艺三绝”。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修仁镇上“工艺三绝”之一的风炉行将消失了。
“现在做风炉不赚钱,做的人越来越少了。”11月初,记者在修仁镇建陵老街一家老房子里见到诸葛幼林的时候,头发花白的他戴着老花眼镜正在一丝不苟地打磨风炉坯,在他身边堆满了打磨好准备烧制的风炉坯。
今年66岁的诸葛幼林是整个修仁镇建陵老街上目前唯一一个还在生产风炉的老匠人。据他介绍,因家中生活困顿,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他见建陵街上很多人做风炉贴补家用,他便放学后跟着学做风炉,帮母亲养家,没想到这一做就是50年。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用风炉,我们街上做风炉的有几十户人家,每户人家一年平均要生产几百个。”诸葛幼林回忆说,当时村里还在搞集体经济,大家都是暗地里做风炉,要是被发现,就会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被“割掉”,他家就曾被没收过一个制作风炉的木质模具。
“尽管有风险,但当时大家都没有其他赚钱的门路,再加上修仁风炉在周边县乡很有名气,销路也不错,风炉制作是禁也禁不住。”诸葛幼林告诉记者,当时一个口径21厘米的风炉能卖5毛钱,一年下来能赚上百元,这对于他家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了。
“我们镇的风炉当时很受欢迎,主要还得感谢修仁风炉的发明人诸葛士涛。”诸葛幼林说。他介绍,诸葛士涛是修仁风炉的发明者,是修仁建中街人,生于清朝末年,自幼喜习工艺。1931年,诸葛士涛与人合伙在修仁试制陶器,因泥料不适而失败。后来偶然看见了怀远泥炉,受到启发,便悉心研究其结构,以本地白胶泥试制风炉。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制出色泽橙黄,质地坚硬的泥炉。之后,他在风炉结构上多次试验改进,完善了制作工艺的风炉胜过了怀远炉。
诸葛士涛是修仁风炉的发明者也是修仁风炉批量生产走向产业化的第一人。修仁风炉研制成功之后,他便与蒋龙光等人成立了修仁风炉生产合作社,开始批量生产修仁风炉推向市场,并冠名为“修仁志成风炉”。由于修仁风炉通风助火,火力强盛,火势大小可控,能源利用率高,价格合理,一经投放市场,立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产品销售迅速走红,一炮打响。在民国时期,修仁风炉与怀远风炉成了当时广西著名产品,深受用户欢迎。制炉技艺经诸葛士涛传授给街坊各户,修仁镇东门街便有了风炉街之称,鼎盛时期约有60户常操此业,其产品除销荔浦外,还销往附近各县及柳州、河池、八步等地。
据诸葛幼林介绍,如今他做风炉的工艺跟诸葛士涛那时的相差无几,大致分挖泥,晒干陶土捣碎置入水池练坯泥,起泥汲水阴晾干成坯泥,制坯阴干,修坯阴干,装窑烧制,装炉网等几个步骤。其中有几个关键要素,一是泥土必须是用修仁本地的白胶泥。这种陶土在修仁及周边乡镇均有分布,储量大,尤以修仁黄泥塘尾的白胶泥含硅重,纯度高,杂质少,黏性强,品质最优。其二是,练泥时要添加适量的谷壳灰,谷壳灰少了容易裂缸;谷壳灰过多,陶土减少黏性,不能成型。其三是炉坯烧制燃料只用水稻谷壳(本地人叫老糠),一层坯一层糠砌入敞口窑中,暗火慢烧,控制谷壳燃料量。这几个关键步骤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生产出来的风炉的品质就会有瑕疵。
“现在做风炉的材料难找了,我做完这批货也不打算做了。”诸葛幼林说。如今,在修仁当地很难找到大量的白胶泥,烧窑用的稻谷壳也因当地种植水稻的人少了,需要到外地去采购。“做这个根本就不划算。”诸葛幼林告诉记者,虽然如今同样大小的风炉一个能卖25元,但除去材料和工钱根本就不赚钱,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做风炉。诸葛幼林如今还在坚持,就是有些割舍不下这个陪伴自己度过最艰难时刻的手艺。
但现实是,无论诸葛幼林多么割舍不下,随着市场的萎缩,修仁风炉最终还是会消失在历史的潮流。
“改革开放后的20年里,农村家家户户都用风炉来煮饭菜、烤火,那时候我一年最多生产8000多个。现在大家都用上了煤气灶和电磁炉,只有那些新房进火、婚丧嫁娶时才会用到风炉,我一年生产四五百个还卖不掉。”诸葛幼林有些无奈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子琪通讯员周俊远)6月6日至9日,受强降雨影响,荔浦市北部乡镇普降大到暴雨,蒲芦瑶族乡、花篢镇、双江镇、马岭...
荔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荔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