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鱼水一家亲
本报记者罗琦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87年前的湘江战役,在桂北一山一水间,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红色印记。而老百姓口中那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鲜活故事,积淀成为大家心中的悠悠红色情怀。
1934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开始陆续进入灌阳。也就是在这一天,灌阳县水车镇水车村村民翟顺修刚满两岁的孩子正发着高烧。红军大部队经过时,一名红军医生知晓后来到翟顺修家中免费给孩子看病、拿药。第二天,红军医生又到家中看望小孩,还送去一些药。
吃了药后,孩子的病逐渐好了起来,翟顺修夫妇很开心。为感谢救命之恩,夫妇俩送去6个鸡蛋、40个铜板、8个柑子等土产,红军医生却一再谢绝:“红军为老百姓治病,不要老百姓的东西。”
后来,翟顺修看到红军要架桥渡江,便把家里的门板、桌子都扛给红军用,还帮红军打桩设墩。红军为了感谢他,临走前送给他一床棉被。翟顺修很是珍惜这床棉被,在家珍藏了40多年后,他将其捐献给灌阳县文化馆,让它继续见证这段军民鱼水情。
在全州县才湾镇才湾村里,村民蒋石林一家三代守护红军墓的故事无人不知。80多年来,在他们三代人的义举下,位于米花山上的这座曾经不为大众知晓的红军烈士墓,有了崭新的模样。
米花山,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的重要阵地。1934年11月下旬,红军来到才湾村驻扎。蒋石林说,据父亲回忆,期间,红军战士帮村民挑水、劈柴、干农活,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给红军送饭、送水、带路。
自蒋石林记事起,每年清明,他的爷爷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此祭扫,并讲述当年红军在此奋战的点滴。“爷爷说,红军是替我们打江山、过上好日子的,叮嘱我们一定要记住他们,一定要守护好这座红军烈士墓。”如今,蒋石林又把祖父辈传下来的红军故事讲给子女、孙辈听。
在短短的时间里,红军的严明纪律,红军对劳动人民的言行,让群众迅速地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主动拥护红军、帮助红军。有了群众的深厚土壤,红军种下的革命种子在桂北土地上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农业展特色产品应接不暇,借助盛会展现魅力 彩色苹果口味各异 广西香米组团参展
灌阳新品油茶粉,闪亮登场■本报记者陈蕾/文赖有光/图你知道苹果有多少种颜色吗?你能分辨出不同产地的大米香气吗?你品...
灌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