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激励的原理看“政府送砖”
管弦士
据广西云客户端报道,在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政府送“一块砖”,激发了村民建设家园的热情。村民们筹资投劳,按照规划起新屋、砌新墙,建小公园、停车场,修环屯水泥路、休闲绿道等,积极投入乡村风貌提升行动。
从新闻看,樟木镇“政府送砖”的效果不错,该镇“三清三拆任务基本完成”。之后,这一经验做法迅速在覃塘区推广。截至4月11日,覃塘区奖补砖120万块,带动民间资金投入2000.2万元,完成“五小”建设1430个,2437栋农房外立面改造开工率达99.8%。
为什么“送砖”能撬动人心?这需要我们先认识一下激励的作用。
激励具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此已有所总结。比如:大家都认识到,在古代战场上,将缴获的宝剑赠给英雄,那是适宜的激励举措;相反,倘若把胭脂水粉发给前线将士,那是不当的激励行为。
渐渐的,激励形成了种种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人华生提出的: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通过激励手段,诱发人的行为。他认为,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去选择适当的激励手段,以引起被激励者相应的行为反应的发生。
由此来看,政府通过奖补砖块这个巧妙的支点,激励村民朝着过更舒适、更美满的生活迈进。这样的管理方式,点着了“引线”,因而能够有效激发村民提升乡村风貌的内在动力。
我们再想一想,如果当地政府不是奖补砖块,而是奖补金钱,行不行呢?
在笔者看来,倒不是说一定不行,但效果或许没有奖补砖块这么好。这方面,涉及激励的原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多个层次,较低的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较高的是自我实现需要以及超越需要。激励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围绕“需要层次”,选择合适的激励手段,才能激起被激励者的最大反应。
正是这个原理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战场上将缴获的名马奖励给战将,或许比奖励黄金更能达到激励的目的;为什么有的小学别出心裁,不给优秀学子发放书籍、文具等,而是奖励猪肉,让孩子在众人的目光下一路提着回家;为什么许多村子在年终分红时,不选择转账,而要大张旗鼓搞一堵“现金墙”现场发钱……
现在,很多部门、单位、行业,越来越重视激励手段的运用,然而效果不一。樟木镇“政府送砖”的做法,无疑能给人们启迪——激励,可以是给钱、给地、给政策,也可以只是给“一块砖”,甚至只需要打气、鼓劲、表示赞赏,关键是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契合受众的“需要层次”,找准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都在探索应该如何提高治理能力,也许,这项工作不妨就从好好研究辖区民众的各种“向往”开始。
新闻推荐
■荷城资讯本报贵港讯从2020年12月1日开始,贵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农业农村、商务、公安等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村假冒伪...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