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孵化器推动乡村振兴 破茧而出 化蛹成蝶
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覃伟
4月2日,贵港市覃塘区产业扶贫生猪育肥场,新建成的现代化猪舍里,3万多头小猪正在觅食或酣睡。这是由覃塘区村集体经济孵化器成功孵化出来占地362.7亩、投资5900万元的猪场,每年可为脱贫村和脱贫户、村民及合作企业带来2750万元的收入。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包括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内容。覃塘区委书记张景联介绍,近年来,覃塘区在推进农村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较成功的是成立村集体经济孵化器。孵化器设立服务大厅、农产品展示区、产权交易区等功能区,并建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周边配套建设仓储中心、电商中心、物流基地等设施,由农业农村、水利、林业、司法等部门及农业龙头等企业进驻,并向社会招聘了专业化的团队负责日常运营,为村集体和投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金融信贷等全方位、系统化的“软硬件”服务支持。此举极大地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也将成为今后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
土地是发展产业项目的基础。覃塘区蒙公镇凌寺村党支部书记覃书言介绍,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村集体林地由老年人管护,收成低下。2019年下半年,村民代表会议商议决定把林地承包出去。为方便管理,实行整片流转,该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立即组织农户确认各自地块面积、制作土地预流转信息、预流转农户签订协议并公示等后,上报给蒙公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镇服务中心收到材料后,马上着手建档核实、收储土地等。
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土地普查等历史资料,他们出具土地权属证明,进入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数据库后,有关材料转到孵化器。孵化器经过组织调查核实,签订委托协议,把该地块的相关信息投放到属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发布,进行网络竞价。“这片林地最终由一家农业投资公司竞价获得,得以正式流转。”
地块竞出后,孵化器利用财政、农业、林业、发改等进驻部门的政策、资金和“一站式服务”等优势,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整合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5000万元,引进某食品科技公司,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促成双方达成合作经营协议。项目从土地上线挂牌、竞价竞拍至合作协议签订、开工、竣工,整个过程为时仅半年。
覃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建勇介绍,2018年初,该区建立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村土地预流转服务机构,与有意愿的农户签订预流转协议,公布地块承租价格等信息,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有意向的经营主体在达成租地协议后,预流转土地就可转为正式流转土地集中使用。“通过创新实施‘整合地块、土地预流转’模式,实现了‘项目等地’变‘地等项目’,加快了项目的快速落地。”
化“产业零碎”为“产业集聚”
覃塘区产业扶贫生猪育肥场,只是村集体经济孵化器成功孵化项目落地发展的其中一例。该孵化器建成于2018年初,是广西首个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至今,通过村(社区)、乡(镇)、区三级服务体系,已成功挂牌成交农村集体产权土地3.65万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0家,孵化生猪养殖、小龙虾、百香果等产业项目70个,推动该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00万元,976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借助孵化器,不仅节省了产业项目选址时间,还免去了融资方面各种繁杂手续。”汉世伟公司总经理黄彬说,该公司于2017年进驻覃塘,建立1580亩的生猪养殖核心区后,得益于孵化器的全程服务,先后竞得8200亩土地,当地政府引进金融企业解决融资4.3亿元,又跟进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亿多元,为该企业孵化出10个总投资21.5亿元的养猪场、3500亩的果园,实现了生猪排放、肥料和农田秸秆的循环综合利用,为该区所有脱贫户每年每户带来4000元的股金分红,为1000多名脱贫户提供就业务工机会。项目所在地的樟木镇,也成了全国单体母猪存栏最多的乡镇。
孵化器力促产业集聚。覃塘区以前因为无规模经济型企业进驻,产业比较零散,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化零为整的土地流转模式,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孵化器的出现,更加速了扶贫产业的集聚与发展。黄练镇平寨村480亩深水田因耕作困难,长期闲置。在孵化器挂牌后,被深圳一公司拍下,该公司利用当地优质的山泉水资源,建立“水稻+小龙虾”生态养殖基地。黄练镇以该基地为核心,于2020年4月建立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目前有6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和2家企业入驻产业园,100多名脱贫户入园就业,预计每年为各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该公司又在大岭乡签下了投资2.18亿元的澳洲坚果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种澳州坚果3000亩。
变“地租低廉”为“地价倍增”
“全靠有孵化器,村里的农村集体产权资源资产成倍增值。”覃塘街道谷罗村村委干部深有感触。
该村2820亩集体山林,由于原承包期过长且租金偏低,群众意见很大。2019年10月承包期到期后,面临如何重新发包问题。当地党委政府主持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委托孵化器全权处置。2020年6月份,该标的在孵化器平台挂牌招标,经过97轮竞拍,最终以4年租期338万元拍下。与之前相比,承包期缩短了1/4,承包金每亩高出19倍。
依托孵化器配套建立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规定,村集体资源资产应进必进,通过进场交易加强监管,实行透明、公开的竞拍交易,提高了议价空间,保证资产资源转让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促进农村各类产权溢价增值。东龙镇京龙村“117亩集体山林出租”项目经224轮网络竞价后最终成交,增值率达371%。
此外,孵化器还带动了当地产品销售。据介绍,孵化器着力加强培育、畅通产销对接,引进14家电商、物流企业入驻合作,建立区、乡(镇)、村(社区)扶贫产品销售网络,带动建成“一村一产业”基地109个,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园(点)191个,其中村级145个、乡级30个、县级12个、自治区核心示范区4个。2020年,覃塘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通过自治区级认定。
新闻推荐
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韦东保)3月19日,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桂鑫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园,茶树吐出新绿。采茶工人穿梭...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