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药泥 悠悠千年散药香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0-30 05:42 大字

药泥佛像面具。

药泥佛像面具。

药泥佛像。

药泥佛像。

为制作药泥准备的部分原材料。

为制作药泥准备的药材。

四龙降泽展示药泥佛像。

□刘佳 文/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龙降泽,是藏传药泥面具和佛像的第五代传承人,从事藏传药泥面具、佛像制作近50年。他26岁起继承药泥配方,以精湛的技艺、巧夺天工的手法,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甘孜州道孚县鲜水镇四龙降泽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藏传药泥面具、佛像,散放着浓浓的药香。

藏传药泥起源于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时期。据四龙降泽介绍,制作中先准备好原料,然后将所有配料研磨成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反复捶打,并埋入地下7天左右,让药泥的药性慢慢渗透。7天以后,药泥经检验没有毒性,就可以从地下取出,用于雕刻制作面具与佛像。

制作完成的药泥佛像、面具,要用天然矿物质原料磨成的色粉着色,这样才能封闭药泥的药香,使之香气持久。四龙降泽告诉记者,药泥具有驱蚊、防蛇虫的作用,还有杀菌、抗病毒、清洁空气、抗呼吸道疾病及益智养身、解除疲劳等功效。

目前,药泥面具、佛像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和馈赠佳宾好友的珍贵礼品,在当地市场上供不应求,为此,四龙降泽还收了几名学徒。

今年,四龙降泽在帮扶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总投资200万元,修建了“道孚县药泥产品陈列馆”,目前,主体已经完工,内部还在装修阶段。陈列馆将设置藏传药泥传习所,学员招收工作也在准备中。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四龙降泽不断创新藏传药泥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发更多文旅衍生产品。“下一步,准备制作充满藏族风情的药泥文创产品,比如小泥人、小面具等,每件产品的价格从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我们准备将小药泥推向大市场,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认识藏传药泥的独特魅力。”他说。

走近蜀乡

最美手艺人

新闻推荐

甘孜州亚拉雪山景区 国庆开园迎客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记者杨琦)9月23日,记者从道孚县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亚拉雪山景区开园暨康巴通用航空首航新闻发布会上...

道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道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