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两医护获“大美医者”称号 用行动诠释“温度”

成都商报 2020-08-19 04:26 大字

李国平主任市三医院新大楼

一身白袍,是职责与担当加身,是技术与仁爱结合。

■海拔3500米,气温-10℃,这是成都市医务人员抵达的最高寒“抗疫战场”。

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负责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国平,作为省医疗专家组组长,临危受命从成都奔赴甘孜州,创造高海拔地区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亮眼成绩。

■才结束在高原的对口支援工作,又奔赴武汉“战疫”的第一线,59天持续战斗接诊100余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消化内科护士长刘之超,担当“大家长”角色,直面救治第一线,也将温暖带给队友。

在此次第三届“中国医师节”的省市大美医者评选活动中,他们斩获殊荣:李国平医生获得“健康四川·大美医者”称号,刘之超护士获得“成都榜样·大美医者”称号。

这双份荣誉,也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战疫群像”的一个缩影。

当好“生命守护者” 他奋战在海拔3500米抗疫一线

在新冠肺炎阻击战期间,当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骋湖北这个疫情“暴风眼”之时,2月初,知名呼吸学科专家李国平临危受命,作为省医疗专家组组长赶赴甘孜州道孚县人民医院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工作,这一待就是一个月。

道孚县城海拔近3500米,气温-10℃,对于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来说,仅克服高海拔缺氧寒冷的自然条件就是一个极大挑战。但这个常驻人口超过55000人县城的防控工作已刻不容缓,李国平带领专家组紧急针对救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收诊、诊断、转诊等诸多相关的流程、标准,建立高原新冠肺炎病例风险评估制度,将普通型和轻型患者病情加重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根据每个患者病情给出了救治意见,并首次提出了省内的临床确诊方案。

原本,专家组5天的指导任务完成后即可返回成都。但面对道孚当地较为严峻的防控任务,李国平和其他专家一样主动选择了留下。他们克服高海拔地区重重救治困难,聚焦治愈率和病死率两个关键指标,全力以赴抢救患者生命,创造高原“战疫”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救治奇迹。

李国平既是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四川首个以钟南山院士命名的创新工作站负责人。在本次的抗疫过程中,他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同时,也运用科研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以他为首的精英团队,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细胞受体多组学研究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探索并验证新型冠状病毒介导ACE2的发病机制,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增强新冠肺炎的防控能力。除此之外,团队通过基因分析平台的筛选,还发现柴胡、川牛膝、葛花、葛根、萱草根这几种中药可以作用于病毒进入人体的关键靶点(ACE2)。

援湖北医疗队“大家长” 她说“缺氧,绝不能缺精神!”

缺氧,是刘之超最近半年的生活写照。

从去年底起,刘之超作为市三医院理塘支医队的队员,奔赴高原对口支援;疫情发生后,她又主动请缨,加入援湖北医疗队,马不停蹄地赶赴武汉“战疫”一线。还没从高原地区缺氧中缓过劲,又进入了佩戴防护用具造成的缺氧状态。

但是“缺氧,绝不能缺精神!”她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1月22日,刚从理塘回到成都的刘之超,第一时间响应院党委抗击疫情的号召,自愿递交了请战书。在得到出征命令后,刘之超成为市三医院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出发前,刘之超忙着医疗队的对接,唯独没有机会与家人好好告别,连出发前一晚都在医院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没来得及回家。13岁的女儿都是通过新闻,才知道妈妈要到武汉支援的消息。配着两个哭泣的表情,女儿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妈妈,平安回来哦!”

无法好好照顾女儿的刘之超在忙着照顾患者和医疗队员。每4小时一次轮班,一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动作笨重和呼吸不畅让工作更累。除了病房工作,刘之超还需要像“大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每一个队员,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否每个队员都拿到了电热毯、长疱疹的队员该用啥药、每个队员的房间是否消毒到位……她还是医疗队和医院“大本营”联系以及与其他医疗队配合的纽带,忙成了队里每天最晚睡、最早起的一位。

经过59天持续战斗,先后接诊100余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刘之超队长带领市三医院援湖北医疗队为武汉战疫胜利持续输注成都力量。

直面挑战,坚持温度 做好常态化防控

这两名“大美医者”,只是市三医院两千余名职工齐心战疫的缩影。正是大家的无私奉献,才能取得抗击疫情第一阶段的胜利。据市三医院院长刘早阳介绍,由于此前受疫情影响积压的病人大量涌入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每日门诊量不减反增,防控压力也是接踵而至。此外,市三医院自身的院区特点也增加了防控难度:正值改扩建期,院区更为分散,光门诊就超过5个区,是大多数医院门诊区数量的两倍多,大大增加了医院防控疫情的难度。

为应对门诊量倍增和院区特点所带来的挑战,市三医院全员在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继续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统筹推进医院诊疗秩序和诊疗活动平稳健康开展。

首先是将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坚持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指导思想强化防控。“按照医院南北进出大门、门急诊、发热门诊、楼宇、病区等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组,实施责任院领导、责任部门、防控小组三级防控责任体系。”市三医院副院长程弓说,医院还同步做好“查测问消戴”及三级预检分诊,患者、家属必须经过查健康码、体温检测、流调问卷登记、消毒防护等步骤,方能进入院区看病。此外,建立24小时值守制度,对医院、楼宇进出人员实施严格管控。

与此同时,市三医院按照“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要求,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积极建设“互联网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成都市重点项目——完成新住院综合楼搬迁投用、启动改扩建一期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就医条件、就医环境;瞄准全国乃至世界学科前沿,大力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学科的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到2025年打造2~3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临床专科,医院力争进入全国医院综合排名百强,不断提升高质量诊疗能力……

面对后疫情时代,市三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表示:“我们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办一家真正有温度的医院,为民众提供更优服务。”(倪佳)

新闻推荐

越是艰难时刻 越显责任担当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风雨同舟共奋进,凝心聚力谱新篇。在广大省政协委员和全省各族各界群众的殷切期盼下,5月8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成都...

道孚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道孚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