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送情报,救下一村人 老党员靳松林十二三岁冒雪独自去2里外村子送信,15岁就入了党
靳松林获得的荣誉证书。文/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陆金星
她曾在抗日时期,暗夜里冒着雪只身一人送情报,救下一个村子;她曾在大旱之年,带头“上墙揭瓦”,用来砌井引水,造福乡间;她曾动员村里的青年入伍参军,保家卫国……4月9日下午,在市南区大学路89岁的靳松林家中,伴随这位老党员记忆之门的开启,那个不惧生死的勇敢女孩的故事,那个不忘初心的优秀党员的故事,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戴上党员徽章,双手摩挲着红围巾上“建党百年纪念”的字样,这位有着74年党龄的老党员有些激动。在这和平时代,安坐家中,回想往事,她的记忆,清晰而深刻;她的语气,幸福又感慨。
送出情报,让鬼子扑了空
1932年12月,靳松林出生在山东省宁津县道口乡小靳庄。“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靳松林说,那时候除了种地,每天就跟猪牛羊打交道,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孩子们的世界也算是无忧无虑了。直到1939年日本人进村,他们的无忧童年彻底结束了。
“我清楚地记得噩梦降临的那天,一大早,村里就传来‘砰砰’的枪声,别提有多恐怖了。”回想起那一刻,靳松林依然后怕,为了躲避子弹,他们一家用大面板挡住了纸糊的窗户,全家人趴在炕沿底下,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从那天开始,“我们就一直生活在恐慌和愤恨之中。”
靳松林对日本鬼子的痛恨,至今仍无法抹平。“当时,鬼子在我们村附近有个小据点。在村里的那些年,他们把村里糟践得简直没法儿说。”她说,日本鬼子在村里横行霸道,他们穿着大皮靴‘哐当’一脚就把门踹开。”甭管见着谁,话不多说,先打人两耳光。有时候在家吃着饭,听见外面有奔跑声,扔下筷子就往外跑。“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看电视里播的抗日剧,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太阳穴就止不住地疼,晚上还会做噩梦,梦里全是日本人烧杀抢掠的情景。”
对鬼子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但只要能抵抗鬼子,勇敢就能战胜恐惧。靳松林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她说自己是男孩子性格,胆子也大些。靳松林有一个姑姑叫靳慧(音),她和丈夫当时都是做地下工作的。有一个晚上,姑姑想让她给一个二里地之外的村里去送信。“那个晚上地上的雪那么深,我姑姑就问我‘你能不能去’,我说能去。”她说,那时姑姑没和父亲说,就问她敢不敢去,“那时候有日本鬼子,哪也不敢去,被日本鬼子抓着要你的命。”但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靳松林就说,“敢去!怎么不敢去!”
雪夜里,靳松林不记得用了多少时间,只记得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还有顺利送达的情报。那时候,靳松林并不知道自己送出的情报是何内容。直到第二天早上,父亲过来说,邻村要倒霉了,日本人过去了。父亲说的那个村,就是靳松林头天晚上送信的村。也正是因为这封信,这份情报,村里人和驻扎在那里的八路军都连夜转移到20里地以外的地方。得知日本鬼子在邻村扑了空,靳松林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送出的情报。这是她第一次送情报,“我一共送了三四次情报。”
扔个玉米粒也是暗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举国欢庆,小靳庄里也一片沸腾。开万人大会、放喇叭,不断播送着胜利消息。靳松林他们终于不用再战战兢兢、担惊受怕。
经历过那场灾难后,大家都比从前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所以不分白天黑夜,没命地干。因为表现积极,1947年,才15岁的靳松林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我入党的是一个本家叔叔,他当时是我们村的支书。”当时就是在这个叔叔家,举办了入党仪式,做出了“一心一意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宣誓。
那时候都是秘密入党,谁都不敢声张自己是党员,连家里人都不知道。“开党员会也不敢明说,要不就扔个玉米粒,要不就互相看一眼,有时擦肩而过时拍下肩膀、踢下腿……这都算开会的信号了。”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作为一名党员,靳松林都有自己坚持的信念——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她也一直践行着。有一年天特别旱,村里就打井引水,“那个井打得很深,打出来井得用砖来砌。”但没有那么多砖,怎么办呢?大家盯上了房子上的砖帽。“那时候房子上都有砖帽。”这种砖帽是作为房屋装饰用的,拆下来也不影响房屋居住,但村民心里都不愿意拆自家房子砌井,事情眼看要陷入僵局,怎么办?“别的不说,这种事就得党员带头。”靳松林说,先拆我自家的。虽然爷爷心里不乐意,但她还是这样做了,“姐姐跟我说,你等着吧,等着回家挨罚吧。”但靳松林信念坚定,“党员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嘛。”
那时候,忙起来每天有很多会,经验会、研究会、分配会……县里开完乡里开,乡里开完村里开。全部从家带的干粮,一个窝窝头再加一块腌萝卜干就是一天的饭,喝几口凉水就能下肚,“就感觉每天有使不完的劲。”靳松林说。
党员开会,头等大事就是研究生产,研究土地。地主的地分给贫农后,人们的干劲更足了。靳松林当时还兼任村里的民兵连长,负责征兵、征粮,支援前线,挨家去做思想工作,有时候半夜还在村民炕上动员。“当时我动员了村里5个青年去参军,参加淮海战役,牺牲了3人。”靳松林痛惜道。为了安慰家属,每逢年节,她都去这些人家中陪伴,自己连续多年没在家过年,“我去陪陪他们,和我说说话,他们心里能好受点。”
“跟着党的政策走”
在村里,靳松林又相继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和妇女主任,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大家下地干活。
因为忙于革命,靳松林26岁才结婚。1979年,她以随军家属的身份来到青岛。“那时我已经年近半百,走的那年,村里刚好在重新按人头分配土地。”。
来青岛的第二天,靳松林就去团岛的一个饭店上班,一直干了八九年,后来又去龙山宾馆干了几年,“可能是一直干农活的缘故,50多岁时我也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这几年身体确实不行了,前几年凡是居委会的党员活动我都尽量去参加。”
说到这,这位有着74年党龄的老党员也给年轻党员们提了一些建议,“一心一意为人民,跟着党的政策走,一点不会错,别走弯路。”对于现在的生活,靳松林特别满足。她说,国家把我们照顾得很好,各种优惠政策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儿女孝顺,生活滋润,吃穿不愁,跟以前比,这就是天堂般的生活。
“我常想,如果不是老一辈底子打得好,我们现在也享受不到这么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特别知足,也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靳松林说。
新闻推荐
现向社会公开推介山东宁津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抵债资产一宗,该抵债资产位于德州市宁津县开发路与黄山路交叉口,土地使用权...
宁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