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26”发展体系 实现高品质教育目标 通川区教科局局长郭海龙解读通川教育(2020—2025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
近日,通川区教科局发布了通川教育(2020—2025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日前,记者就通川区教科系统如何积极融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发展、助推“品质通川”建设,书写好通川教育奋进新篇章,和通川区教科局局长郭海龙进行了深度交流。
记者:通川教育(2020—2025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郭海龙:《意见》提出,构建通川教育高品质发展“126”体系。“1”即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就是建设品质通川、打造有礼之城、铸造高品质教育;“2”即建立两个机制,建立教育管理激励机制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6”即实施“六大工程”,品质学校培育工程、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名优教师建设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优质均衡推进工程、智慧教育示范工程。
到2025年,通川教育结构全面优化,以达高中为龙头的基础教育各学段办学合力牢固形成,名校品牌集群效应凸显,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均衡基本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社会情感认同和实践支持稳步增强,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出通川教育力量。
记者:请你详细谈谈如何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
郭海龙:我们将从三方面入手,打造品质学校。一是办好办强达高中,做优做强达高中教育管理、课程建设和质量提升,把达高中办成位列达州全市前茅、全省知名、全国有名的一级示范高中。二是对通川区一小等现有品牌学校进行提档升级建设,形成品牌集群效应,实现强势增值,走精品化、高端化、现代化发展之路。三是铸造新优质学校。制定通川区“新优质学校”评选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经过3年努力,培育5—10所新优质学校(园),充分发挥新优质学校(园)的辐射引领作用,不断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记者: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好领航校长的示范辐射作用,打造名教师队伍。在“名校长”“名教师”培养方面,通川区将怎么办?
郭海龙:我们将大力实施卓越校长、名优教师两大“培养工程”。在校长培养方面,一是着力培育领航校长,引领通川区校长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行导师制,定向培养,提升国际视野。二是大力培养优秀校长。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名校长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推行校长职级制。发挥“王仕斌名校长工作室”引领作用,培育一批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加强校长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储备管理力量。
在名优教师培养方面,我们将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创新和规范教师编制配备、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积极支持教研转型等方面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挖掘和树立师德师风优秀典型,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启动实施“名师领雁工程”,强化“党员名师工作室”“中心教研组”专业支撑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大力推动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进一步加大名优教师引进力度,优化教师学历结构。
记者:通川区将如何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郭海龙:一是扎实开展“通川有礼”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师生及家长学礼知礼行礼,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礼仪风尚。二是采取“行政推动、教研带动、学校行动”三位一体方式,深入推进品质课堂建设。三是建立“两中心一基地”(通川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通川区心理咨询中心、通川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通川区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通过大数据为学校精准实施教学管理、教师有效实施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四是鼓励学校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本课程。五是全面加强“一校一品”战略增速提质。
记者:在实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方面,通川区将怎么办?
郭海龙:力争2025年,全区学校基本达到四川省“智慧教育”学校标准,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礼 陈鲸印
新闻推荐
为深入推进达川区2018级民族地区“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达川区人社局积极作为,多举措促进民族地区“9+3&...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