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农民当上新闻发布会“发言人”

达州日报 2021-06-11 10:30 大字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韩淑予 谭楚甲)看着眼前的“长枪短炮”,年近七旬的吴应权稳了稳心神,微微颤抖的手摁亮了话筒开关——6月8日下午举行的达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新闻发布会上,这位来自达川区麻柳镇罗顶寨村的农民,首次以“发言人”的身份坐在主席台,直面媒体,“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从我有记忆以来,村里就是靠天吃水。年份好的时候,走两三里路去挑水,尚且够用。若是遇到干旱,别说洗澡洗衣服,就连家里吃喝的水都没有。”说到以前肩挑寻水吃、披星戴月找水喝的日子,吴应权逐渐放松下来。罗顶寨村远离场镇,山高坡陡,水源奇缺,“吃水”一直是他和其他村民的“心病”。

“2019年初,区上和镇里的干部到村里了解需要解决的困难,我们大部分人都反映‘吃水难’。”吴应权说,村民们都以为干部只是登记做做样子,不曾想,当年上半年就有工程队进村修建水池,一户一户地安装自来水管,下半年村里就通上了自来水。不仅如此,镇上还专门聘请村民朱占洪负责水管维护,并在每户村民家贴了一张“明白卡”,卡上有朱占洪的电话等联系方式,“遇到自来水管不出水,电话一打,只要几分钟,他就赶过来解决问题。”

“我们能喝上自来水,全靠党委、政府开展的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吴应权感慨不已。今年4月份,村里开“院坝会”,让大家给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打分,其他村民说可以打99分时,吴应权却坚持打了100分,“我觉得这个活动真正给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困难,值得给满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达州从2019年起按年度常态化开展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核心的“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活动。(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达川区人社局多措并举促进民族地区 “9+3”学生稳定就业

为深入推进达川区2018级民族地区“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达川区人社局积极作为,多举措促进民族地区“9+3&...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