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特殊教育学校: 突出育人为本 助力特殊学生自立自强

左江日报 2021-02-24 10:40 大字

本报天等讯(记者黄东日)近年来,天等县特殊教育学校突出强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校本课程开发和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主要抓手,着眼于特殊学生生活技能的训练提升及体质康复,最大限度满足并引导好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从点滴处入手,帮助特殊学生自立自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天等县特殊教育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设有盲、聋、弱智三类残疾教育,在校学生111人,其中上门送教16人,有专任教师41人。在校学生中,近60%为智力残疾儿童,他们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多数学生连穿衣服、洗漱等都不会,甚至也不会上卫生间。根据这一特殊实际,该校近几年来在按课标规定要求开设课程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发校本课程,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体能康复训练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开设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课,让特殊学生学会自立。每学期开学伊始,学校就让各班主任筛选出本班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然后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刷牙、洗脸、穿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等。经过老师手把手的辅导,一个学期下来,除个别残障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外,大部分残障学生都能自己洗漱、上卫生间和自己整理内务。

――开设康复训练课,让特殊学生自信自强。该校开设的康复训练课采用集体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每周二到周五早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35分钟的室外集体康复训练,主要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粗大动作以及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为主。同时,另设一周三次的功能部室康复训练,根据学生残疾类别和程度进行个别化训练,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语言训练、精细动作训练、认知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最大限度开发残障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康复意识和能力。

――开设兴趣班,激活特殊学生的特殊才智。根据特殊学生往往有特殊爱好及其聪明一面的特点,结合师资能力实际,该校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针对特殊学生开设了绘画、趣味串珠、舞蹈等三个兴趣班,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兴趣班教学时间,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两年多来,兴趣班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给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成为深受特殊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全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先后参加了兴趣班学习。其中,绘画班的学生最活跃,两年间由绘画班学生完成的包括装饰画、剪纸、刺绣、素描等80多幅作品,展示在学校教学楼的楼梯、走廊及教室。趣味串珠则是该校教师自主开发的具有创新性的校本兴趣课程,以面向聋哑学生为主,旨在训练聋哑学生学会用心说话,用眼听音,用巧手串出心里的精灵,让手工技艺装扮孩子们身残志坚的多彩世界。两年多来,10多名聋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完成130多件串珠作品,形意涵盖辣椒、苹果、葫芦、玫瑰花、金猪、乌龟、兔子、笔筒等,这些作品栩栩如生、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多次获得到校考察的各级领导和热心残障保障事业人士的好评。

为了更好观察评价特殊学生自立自强能力提升过程,促进特殊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和潜力的不断发展进步,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天等县特殊教育学校还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着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载内容包括“我的小资料”“爱的寄语”“我的评估表”“我的目标”“我的学校”“我的伙伴”“我的老师”“我的校园生活”“成果展台”“学期大总评”等10个模块,一生一档,电子档与纸质版并存,实时动态完善。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一方面能帮助老师、学校实时了解每个在校的特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个性化需求,以利因人施教、因人施助,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向特殊学生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促进家校合作,保障特殊学生的成长、受教育及获得尊重的权益。

新闻推荐

天等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首场直播带岗招工活动

天等讯2月1日下午,天等县举行2021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首场直播带岗招工活动,该县返乡创业园多个企业线上招工,共吸引...

天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