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联体造福山区百姓
专家下乡为贫困户义诊。□黄学安农飞文
俗话说,没有生死抉择的经历,就不会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没有经受柳叶刀划割,就不会深切体验到医生的伟大及医疗技术的重要。
是的,曾经接受过溶栓治疗、心肺复苏术的黄家昌对此深有体会:“2020年12月22日凌晨,我因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被家人送到天等县人民医院抢救,广西民族医院下派专家覃凯副院长和天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及ICU医护人员团队经过努力抢救,不仅将我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还避免遭受上南宁大医院的路途颠簸,更是节省了上万元的医疗费用,我在县级医院也能享受到首府大医院的优质服务。”说到医联体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天等县东平镇安然村南日屯患者黄家昌感叹。
这是医联体给贫困山区百姓带来福音的一个缩影。
“在医联体建设中,财力上我们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在人才和技术上得到上级医院的大力帮助,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实现了三甲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功能准确定位的分级诊疗模式,使我院在硬件、软件建设方面得到了大提升,同时也给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户患者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天等县人民医院院长黄恪讲述了医联体造福一方百姓的真实所在。
据了解,天等县人民医院在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中,把医联体建设当作重点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以及市县和行政职能主管部门有关医联体建设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开拓创新,克难攻坚,与广西民族医院建立了紧密型的医联体关系,与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三级联动的医疗共同体关系,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分级诊疗体系,从而让天等县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
医联体建设的目标是在区域内实现分级诊疗,这种模式分为城市医疗联合体、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四种模式。县级医院则重在构建医联体和医共体两种模式。
“2019―2020年,我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积极与广西民族医院沟通协作,主要从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开展工作,广西民族医院先后派出多批次、多个学科的专家和相关医疗团队,来到我院开展对口帮扶、手术示教、授课讲座、宣传义诊等多个形式的工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县级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天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农著光介绍说。在构建县乡区域的医共体方面,天等县人民医院同时与各乡镇卫生院积极构建医共体关系,从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方面开展“传、帮、带”,提高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
据介绍,医联体建设是医疗制度改革给老百姓带来的政策福利,其主要目的是分级诊疗,即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作牵头单位,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乡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医联体是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以引导上级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而县域医共体是以县医院为牵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黄恪说,这种模式可以让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与医疗技术“多跑路,多下沉”,让病人“少跑腿,多受益”,让各级医院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9年5月11日,我因意外造成腰2椎体爆裂性骨折,伤情严重,家人本想将我送到南宁大医院做手术,当得知广西民族医院骨科专家刘德淮来到县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支援工作时,便到县人民医院给他做了‘多裂肌肌间隙胸腰椎后路手术’,术后恢复很好,让我在县城就能享受到首府大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还能享受到最大比例的费用报销,少花了上万元的医疗费。”天等县驮堪乡独山村榄屯52岁的贫困户患者张东光感激地说道。张东光说出了自己对医联体的感受,也是天等广大群众享受医联体便捷、优质服务的共同感受。
天等县人民医院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得到上级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多个学科建设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不少医院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以及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也走在崇左市县级医院的前列:
2018年1月,该院在崇左市县级医院中首家成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广西民族医院派出4位专家到场进行授课和指导。
2019年4月,该院消化内科团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中心主任农兵指导下,成功为80岁高龄的玉大爷进行胃镜下食道肿瘤切除术;广西民族医院于2019年5月份派出3名眼科专家到天等县人民医院,为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我患白内障好多年了,眼睛看不清东西,广西民族医院专家给我免费进行手术后,现在能看清东西了,非常感谢医院和医生。”70多岁的白内障患者刘秋香开心地说道;2019年9月20―21日,广西民族医院陆生林副院长带领医务部、护理部、急诊科、骨科、胸心腺体外科、神经外科等学科和职能管理部门的专家及学科骨干,到天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医疗质量同质化检查暨巡回医疗工作。
2020年9月25日,广西民族医院派出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泌尿外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专家团队,到天等县人民医院推进胸痛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建设。还开展义诊、危重疑难病症查房、交流授课等活动,让贫困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三甲医院优质的诊疗服务。
该院在医共体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该院先后选派54名业务骨干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医共体建设工作,切实提高了基层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实现了三甲医院、县级医院、乡村医院三级功能定位准确的分级诊疗模式。
在影像技术帮扶方面,该院先后派出3名影像学医师,分别到龙茗、金洞、驮堪等乡镇卫生院,指导DR影像技术引进和开展,通过下乡值班与带教以及派送卫生院医护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免费进修学习等方式,培养DR技术操作员。医疗检查及诊断方面,利用微信、远程诊疗等方式,由县人民医院影像医师直接作出诊断意见,大大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有效缓解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不足和工作压力。
在医共体建设方面,2019―2020年,该院继续与龙茗、福新,相继与驮堪、进远、金洞共5个乡镇卫生院建立医共体协作关系,实现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2019年派驻39名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带教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讲课学习、门诊坐诊及科室管理等医疗援助工作,有的还挂职副院长参与卫生院的管理、感染及医疗质量提升工作。2020年派驻15名医师到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医疗援助工作。通过医共体建设,推动了基层卫生院的全面发展,为贫困山区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医联体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9年医联体批次,广西民族医院先后派出骨科、新生儿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专家共7人次,开展医联体对口帮扶的健康扶贫工作。在专家刘德淮的带领下,开展了裂肌肌间隙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和弹性内钉在儿童四肢长骨骨折中的应用,成功开展手术153例,参与病历讨论18次,课内授课28次,院内授课6次,带教查房131次,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开展医疗活动8次,扎实推进了医联体健康发展。
2020年医联体批次,广西民族医院派出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学等专家共7人次,期间由心血管内科专家覃凯挂任副院长,参与该院医疗及管理工作,重点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引进和开展。已投入1500万元的介入治疗中心将于两个月后投入使用,将更好的为县域及周边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天等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一路艰辛,也一路收获,推动了医院的发展。2018年6月,天等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审,成为崇左市首家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审的县级医院。2019年,该院荣立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集体二等功。该院已开展的多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让患者“小病不出村、轻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健康扶贫目标,造福了贫困山区一方百姓。
新闻推荐
经天等县人民政府批准,天等县自然资源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1(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挂牌出让...
天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