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幸福家庭

广西日报 2021-04-22 08:45 大字

本报记者陈明桂通讯员陈桂梅卢宇鹏

每天早上7时,53岁的蕉生定准时出门,步行20分钟前往几公里外的教学点工作。他已在村里教学点任教30年。

这里是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丈鸡屯。村庄位于中越边境线上,生活着包括蕉生定在内的40多户瑶族人家。

蕉生定一家4口,幸福地生活在这里。大女儿蕉玲霞2016年大学毕业后回到爱店镇中心小学任教,二儿子蕉振欢正念高三。“女儿也是我的学生,是我动员她回来支援家乡教育。儿子准备高考,常和我交流,告诉我他想考的大学。”儿女们的健康成长,让蕉生定深感安慰。

蕉生定每天的工作是给教学点的学生教授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等课程。妻子则在家打理约60亩林地,管护八角、松树等林木。有时蕉生定忙不过来,妻子会去学校帮忙,给学生煮午餐。

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以及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户边境屯的瑶家人过上了先辈们不曾有的新生活。蕉生定一家在屯里新建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很快就可以入住。“路通了,电到了,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尽管在农村,但是生活很便利。”他说。

全家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他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工资增加到4000元左右,去年卖八角又得了1万多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瑶族人,蕉生定在教学时注重教导和传承瑶族文化、礼仪、风俗等,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些年,广西民族大学的老师,时不时会带着学生来我们屯开展调查研究,都住在我家里。”他自豪地说。

蕉生定所在的堪爱村,于2019年荣获了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和第三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当前,在广西边境地区,无数像蕉生定这样的普通家庭,过着越来越笃实、越来越美好的幸福日子。

新闻推荐

女子没住所投靠朋友 竟然趁机偷走金项链 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本报讯(记者韦薇通讯员罗利艳)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然而,崇左宁明县的女子冯某借住在老乡唐某位于南宁市兴宁区的家...

宁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