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农夫和耕牛□黄仕虎

右江日报 2020-10-30 10:41 大字

在田阳区田州古城月亮河旁,有一座人造假山,假山上雕塑着一位农夫和耕牛,每天都引来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指指点点,议论不停……

看着雕塑中的农夫和耕牛,老朽不知道游客们的指点和议论指的是什么,倒是让老朽对这个雕塑的立意创作心生不敢苟同之意。

雕塑是这样塑造农夫和耕牛的:一位农夫扎着头巾,光着上身,露出强健的肌体,下身穿着短裤,左手握住犁耙,右手举起牛鞭,在追赶拉犁耕地中的牛。耕牛是一头四肢肥壮的公水牛,全身黑缎似的毛溜光滑,一看就知道力大无穷。它挺胸昂头,粗大的脖子两边套上拴犁的绳;牛鼻子没有用绳子拴住,左前腿抬举,好像在往前迈步,又像战马准备跃身扬蹄,其他三条腿直立着地,牛尾巴往上翘起,看得出来,拉犁耕地的牛显得轻松快活,没费多大的力气。

老朽不是养牛专家,对牛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一无所知。老朽也不是艺术家,对雕塑立意创作等技术更是一窍不通。可是,老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自己的童年几乎都是在牛背上度过的。至于用牛耕劳作之事也十有八九,对犁田耙地等常用农活以及耕牛劳作过程中的各种动态表现也略知一二。

翻开史书有证可考,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牛耕技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先从北方逐步向南方推广。壮民族使用牛耕技术也应该算是那个时候引进和推广的,成为了壮民族生产生活的必备工具。因此,牛耕与布洛陀的历代先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基于这样的理由,老朽斗胆建言与雕塑创作者不敢苟同的几点见解。

其一,农夫耕地握住犁耙普遍是以右手居多,左手甚少,不宜以偏概全。而右手控制犁耙与左手拉住牛绳才便于劳作。同时,牛在耕地用力时,整个身躯的重心应该是往前倾斜的,四条腿稳稳扎地,低头伸脖全身靠前。

其二,壮民族使用牛耕劳作一般是不用扬鞭追打的,但必须拴住牛鼻子,农夫须用这条拴住牛鼻子的绳鞭打牛身控制方向,既防止牛前进偏左,又防止牛前进偏右,按主人的要求直直往前拉犁耕地。可是,在创作者的设计中,牛的鼻子却不用绳子拴住,只是像北方赶马车那样扬鞭追赶。殊不知,在壮民族牛耕劳作当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这种南北套用的做法有点不妥。

其三,牛不管是耕田犁地或是两牛相斗,凡是用力之时,牛的尾巴都是夹在屁股后面的,从来没有往上翘。当然,牛尾巴也有往上翘的时候,那就是当两牛相斗开始前。如果一方认为自己敌不过对方时,便主动向对方示弱,甘拜下风,低头哈腰,翘起尾巴,向对方投其所好;嗅嗅对方的下身或尾巴,以表示弱者向强者投降。而处于强势的另一方,也便领情,不再攻击,互不相斗,表示和睦相处,双方都会翘起尾巴以示友好。

田州古城是壮民族的聚居地,也是百色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参观游览。如实和准确地反映壮族的民俗文化,展现壮民族文化的原状就显得日益重要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老朽之所以胆言忠告,绝非一时冲动故意贬低作者的创作之意,也绝非头脑发热有意诽谤作者的杰作精华,而是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风气,让深入实际,贴近生活,体察民俗,尊重民俗文化成为创作者取材的源泉,让源远流长的壮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永葆青春,发扬光大,这才是老朽斗胆献言的初衷。

新闻推荐

双语天地BilingualWorld 田阳巴某村桃李园美景如画

在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公布之前,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就已经有很多“头衔”:“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Na-tional...

田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