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快、打重、打准、打透、打深 记凌云全面提升电信诈骗打击质效

广西日报 2020-09-02 06:35 大字

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尚永江何玲莉

今年以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中,凌云县政法机关聚焦“民族资产解冻”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态势,扛起责任担当,形成打击合力,以立体宣传助力全民防范,有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第二季度,全县群众安全感97.62%,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92.58%。

建立健全防控治理体系

凌云县是我区打击“民族资产解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战场”。为压实责任,该县成立了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委(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拔除诈骗“毒瘤”攻坚战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拔除诈骗“毒瘤”攻坚工作和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责任到人的防控电信诈骗工作治理体系。

作为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诈骗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每月专题研究1次反电诈工作;对警情高发的区域,组织逐级约谈;对涉案金额较大的,逐起组织全环节倒查,一旦发现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对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严肃问责;成立县公安局、派出所打击电信诈骗专业队伍;深入开展反电诈实战大练兵,提升防范水平、取证水平、办案水平。

全县政法机关、综治成员单位开展滚动摸排,完善“政法会商”“警银会商”“警通会商”等机制。重点健全与银行、电信部门、第三方支付公司办案协作机制、信息通报机制、24小时坐席机制,尽可能将查询、冻结、落地时间再缩短、效率再提高。

县委政法委还打好依法治理歼灭仗,对重点线索,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专班作业、公开悬赏等硬措施,坚持“打快、打重、打准、打透、打深”五打并重,最大化保证打击质效。

部门联动形成打击合力

在打击“民族资产解冻”电信诈骗犯罪工作中,凌云县各综治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全面做好社会清查和网上巡查工作。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调查取证,强化证据收集和固定,仔细甄别涉案人员的身份、行为和责任,以“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为主攻方向,重大案件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沟通协调,助推追究刑事案件依法高效进行。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一把手”负全责、亲自抓,坚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

全县政法机关将打击“民族资产解冻”电信诈骗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1-8月,全县共破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33起,打击团伙1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7人,查处涉案金额5500余万元,扣押路虎、宝马等高端涉案车辆23辆,冻结涉案资金358万元。

立体宣传助力全民防范

在凌云县,2.3万条横幅和宣传标语张贴在全县城乡的各个角落;927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信息扑克牌,免费向社会公众发放。

宣传方式多元化。在辖区临街商铺、路口、电线杆、村委会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大范围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标语、横幅;在单位财务室、办公电脑等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标识,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覆盖到方方面面。

宣传对象精准化。重点对辖区老年人、家庭妇女、学生等弱势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民警采取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身边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例讲给他们听,提高对他们的识别能力。

宣传内容全面化。通过网格微信群、QQ群等渠道与群众在网上进行互动,向群众全面揭露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根据少数民族特点,用不同语言进行宣传,收到“不漏人、人人懂”的良好效果。

新闻推荐

凌云加强综治网格员培训

本报凌云讯8月28日,凌云县委政法委在县消防救援大队会议室开展全县综治网格员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业务培训,共计20余...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