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真人秀沦为作假秀
□陈童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叫“全自动选秀”,其中透着网友对近期涌现的竞技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调侃之意。有的节目中,哪个选手能“逆天改命”,淘汰后复活回归,哪个选手会“怀才不遇”,遗憾离场,哪个评委该跟哪个评委不合,最后又是谁组团出道,都是早就定好的,参演嘉宾只需照着流程走就行。其实,真人秀有剧本已成为时下业界一种常态。某节目甚至将“完全没有剧本”当成新奇的营销点,称其“最打动人心的是不按套路来”。“真人秀”本应是真人实境的呈现,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今虚假化却成为已被观众广泛接受的现实。有网友甚至表示,“真人秀其实是作假秀,看的时候不能太当真”。
其实,围绕真人秀节目作假的争议由来已久。曾经红极一时的相亲类节目,因为作秀痕迹严重,嘉宾场外屡屡翻车而陷入争议,观众很快发现了节目的套路:设置一个“女神嘉宾”,再加上一些充满“争议”的话题,就能引发舆论热烈讨论。在一些音乐类节目中,现场观众特别抢镜——有的人恰当地鼓掌、举灯牌,有的人随着悲伤情歌热泪直流,有的人伴着动感舞曲手舞足蹈,有的人听到动情处捶胸顿足。后来才发现,他们是配合现场表演做出默契表情以带动气氛的“职业观众”。这几年,这种虚假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节目“剧本化”、嘉宾“人设化”、选秀“自动化”的倾向。有的节目不仅按剧本提前设定嘉宾的性格特征,参演者间的人物关系,还通过编排剪辑,让各个环节之间自然衔接,形成剧情线。美其名曰“剧情式”的新创作模式,结果导致舆论对人设翻车、恶意剪辑、后期“制作”的吐槽层出不穷。有的夫妻在现实中已感情破裂,却在节目中大秀恩爱。而有些恋爱类真人秀中,男女嘉宾甜蜜约会,真诚表白,观众看后都感慨“又相信爱情了”。结果,下了节目当事人立马撇清关系,互不往来。
真人秀节目制作成本高、风险大,涉及工作人员众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制作方为降低风险,事先勾勒节目的大致轮廓,利用台本、剪辑等方式控制流程走向,本无可非议。宣传方深谙“观众心理学”,在精密的计算下埋伏节目爆点,提前布局宣传稿件,也是被业界认可的惯用做法。但是设定不等于造假。如果想看恋爱,嘉宾来演;想看冲突,剪辑来造;感情不够,“表情包”来凑。都是假的,那就不叫“真人秀”了。
“假人设”“假故事”“假情绪”,“假”已经成为“真人秀”的顽疾。用演技取代真实,用技术替代思考,让节目走向套路化的怪圈中,流水线一般生产着性格特征模式化的嘉宾,演绎着似曾相识的故事。须知,虚假的生命力有限,经不起重复演绎。同样的戏码老出现,观众难免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审美疲劳。于是,为了收割流量,有的节目剧情设置越来越夸张,反转再反转;有的靠邀请口碑存在争议或私生活有爆点的嘉宾博眼球。
真人秀的重要价值在于对人的尊重,既是尊重观众,也是尊重嘉宾。这种艺术形式最初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时,以真实多元的内容让观众眼前一亮。它展现着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命故事,使观众发现素人嘉宾虽性格各异,遭遇不同,却同样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努力向前的拼搏精神,而头顶光环的明星原来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琐碎烦恼,也会为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心情起伏。从这些真实可爱的嘉宾身上,观众照见了自己,找到了情感交集,从而产生心理共鸣和心灵共振。这些都是依托在真实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当下的真人秀创作仍应秉承这一理念,在保证“真”和尊重“人”的基础上呈现“秀”。设置合理的节目环节,让嘉宾在真实场景中真诚发挥。还真人的真诚之声,才是真人秀产出更多优质内容的关键所在。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守护健康:以下看牙补贴细则已落地 千元种牙补贴招募种牙直播案例,速拨8088 9029预约
牙缺失不及时修复延误治疗引发健康危机从去年夏天开始,住在李村的周大爷发现,尽管吃了不少水果,但自己还是经常便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