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表达观点被质疑缺乏中立;本想翻拍《杀破狼》巷战,为倪虹洁改拍《花木兰》大鹏 主持《演员请就位2》不委屈,有遗憾
大鹏指导倪虹洁演戏。倪虹洁因为出演《花木兰》成功晋级。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将于12月5日收官,节目里主持人大鹏一些直接表达个人立场和观点的言论,被部分观众认为有失主持人应当秉持的中立,在网络上引发争议。而在第八期节目里,发起人大鹏执导的“天使剧本”《花木兰》,和陈凯歌、尔冬升等四位导师的影视化作品一起呈现,由此“解锁”了他在节目中作为导演的隐藏身份。
大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对观众的质疑不觉得委屈。他承认自己的情绪不可控制地受到了舆论的影响,尤其录制第九期节目的时候甚至不能完整地组织起语言,每次想说点什么就仿佛看见弹幕在飘:“舔狗舔狗舔狗!挑事挑事挑事!绿茶绿茶绿茶!”
节目争议
没有委屈只有遗憾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中,大鹏几次引发舆论争议都是因为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当李诚儒和郭敬明就某个问题产生分歧时,他选择认同其中一位的看法。在观众看来,这样的公开“站队”有失一位节目主持人应当秉持的中立立场。实际上,《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主创和大鹏本人对他在节目里的身份定位远比“主持人”更多元。企鹅影视坐标系工作室负责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制片人徐扬之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节目组对大鹏的定位是发起人,不是主持人。前期,他帮助演员适应角色,后期天使剧本部分,他作为导演在创作上实现专业表达。
面对身份认知偏差导致的舆论批评,大鹏没有觉得委屈。“那些事情是我做的,话也是我说的,我会检讨我哪儿说的没那么好。”但是大鹏有遗憾,遗憾于节目时长有限,很多幕后的内容都不能得到完整的呈现。“我们参加一次录制大约3天的时间,我有两天都在帮演员排练,有一天在舞台上参与了主持工作,但节目里对于幕后的部分没办法完整呈现。如果这部分也被看到,那大家可能就会比较立体地去评判我在节目里的身份定位。”
情绪影响主持语言表达
大鹏能够理解为什么自己在节目里的言论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但他的情绪还是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当批评的议论排山倒海扑面而来的时候,我的心情还是会受到影响。”
大鹏平时说话非常有条理,但第9期录制站在舞台上,他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正常组织起完整的语言,经常把主谓宾搞错。他承认自己当时不由自主地想得挺多,每次要想说点什么,就好像总是看到弹幕在飘。“当我想肯定一个表演成功时,仿佛看到弹幕说:‘舔狗!舔狗!舔狗!’当想指出某个表演有遗憾时,弹幕已经开始说:‘挑事!挑事!挑事!’当我试图想跟大家说演员很不容易时,就是‘绿茶!绿茶!绿茶!’”
意识到情绪有点控制不住,大鹏在台上想得最多的就是赶紧把这期节目的流程顺利走完。他后来反思,自己当时是不是魔怔了,是不是有点太受舆论的影响了?“现在我就比较能接受了。如果你让我重新去录第9期,应该会从容很多。”
天使剧本
拒绝拍喜剧想拍动作戏
大鹏透露,“天使剧本”是当初打动他加盟节目最主要的原因。“我知道‘天使剧本’是由我从被淘汰的演员里选几位来演。我觉得它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平台展示我作为导演的能力,同时又能够帮助有遗憾的演员有机会回到舞台,这是好事。但到时候能复活几个,谁会被复活,甚至拍得不好一个都复活不了,这些都是未知的,但这很吸引我。”由于节目是动态发展的,大鹏事先不知道哪些演员会被淘汰,无法预知能跟谁合作,所以并没有提前创作剧本。
节目组给大鹏推荐过“天使剧本”拍摄的主题,都是喜剧向的内容,比如希望他翻拍《疯狂的石头》。但他有点逆反心理——你们觉得我可以拍喜剧,但我不止能拍喜剧,所以特别想拍一个不是喜剧的内容。“创作过程中第一个定下来的就是‘不拍喜剧’,我要拍节目里没有呈现过的。”大鹏为“天使剧本”定下的第二个元素是“动作戏”,他当时希望翻拍《杀破狼》里吴京和甄子丹的巷战,一直在琢磨要怎么改编和展现这出戏。
因为倪虹洁选了《花木兰》
大鹏很喜欢倪虹洁的表演,当倪虹洁被淘汰后,大鹏觉得一定要跟她合作,“她真的是遗憾,我希望她能复活。但那时候我心里还在想拍《杀破狼》呢,选择倪虹洁就意味着要换个剧目了。”他想起了看的一部电影《花木兰》。
在大鹏看来,倪虹洁不适合演“小花木兰”,但她可以演一个打了十几年的仗,已经是将军形态的花木兰,而这样的花木兰在之前的影视作品里都没有被呈现过。于是,他迅速就确定了“天使剧本”要改编的是《花木兰》,还能拍动作戏。
大鹏执导的《花木兰》里,北魏的花木兰将军俘虏了柔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年轻版“花木兰”。两个经历类似但年龄不同的女性在残酷的战争中相遇,既是生死之敌,也有共情共鸣。和之前在节目里爆发力强的表演相比,倪虹洁演的花木兰内敛却更有感染力。大鹏说,如果把节目里演员跟角色之间的相处当成一场战役的话,其实倪虹洁经历过很多,她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她最后在舞台上的无助、渴望、不甘心,就跟打仗的心态是一样的,这是她演花木兰的支点,她其实就是花木兰。
采写/新京报记者杨莲洁
新闻推荐
阿兹海默症 亲人与病人应休戚与共受访专家: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 赵茂
本报记者吴萍今年有一档综艺节目,嘉宾与五位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服务员,共同经营了一家经常会“上错菜”“忘收钱”的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