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儿歌已经离我们远去?
经典儿歌《一分钱》改词惹争议
前不久,一首经典儿歌因为被改编而登上了热搜榜——儿歌《一分钱》中“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改编者称,因为现在的小朋友很少见到一分钱,也没有一分钱的概念,改编是为了适应时代变化,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对此,有的网友表示,这首歌曲传扬的是拾金不昧的品德,经典永流传,不需要改编;有人调侃,以后是不是需要改成“捡到一张二维码”?
无独有偶,最近还有一首现代儿歌也引发了热议,在央视《越战越勇》节目中,一位参赛的小朋友演唱了一首儿歌《妈妈别上班》,歌词中唱到:“妈妈别上班儿,妈妈别上班儿,妈妈要是 上 班 儿 , 就 没 人 陪 我 玩 儿……”乍一听,这首歌似乎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但有论坛网友翻出了歌曲完整版,一时引发众人热议,不少网友怒斥这首歌三观不正。完整版歌词里写道,“爸爸呀,你不在我身边儿,只有啊,妈妈陪我玩儿”“妈妈就算上班儿,也挣不了几个钱儿”,不少人认为,这样罔顾事实且带有性别歧视的歌词通过一个孩子之口唱出来,实在是太不妥了,也有人悲观的表示,经典儿歌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
为什么经典难再现?
现在的孩子们的确没什么机会看到一分钱,不过,一元钱如今也少见得很,岂不是改成捡到电子钱包、收款二维码更贴进时代?
按照这个理论,要改的东西可多了。《数鸭子》《小毛驴》《小燕子》,这些东西孩子们大概只在餐桌上见过,不知道活物长啥样。《卖报歌》《粉刷匠》《王二小》,连报纸都少见了,也没有父母教导孩子以后要当粉刷匠,至于放牛的王二小,放牛是种怎样的体验,连90后父母都不一定说得清楚。
这样的“与时俱进”,到底是进还是退?就像大人懒得理解孩子、教育孩子,只知道跟老师说:“不听话你就打。”在儿歌这件事上,现在的创作者,似乎也不肯花时间去与孩子建立共情联系。
显然,改掉歌词的那个编者,嫌弃的也只是“一分钱”,仍然还是认可拾金不昧的理念的。如果“一分钱”真的过时了,重新写一首教孩子们捡到手机、信用卡也要拾金不昧的歌,很难吗?
不见得,但好像没人这么做。广告行业有个潜规则,如果做广告歌,最好买耳熟能详的曲子来做改编,这样速度快、感染率高,能达到迅速洗脑的效果。《吉祥三宝》《找朋友》等曲子,都曾被广告商改编过。
想必,嫌弃儿歌过时,不写新歌而去改词的人,跟广告商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速度快、感染率高,毕竟是已经有国民基础的经典。广告商可以坦然承认这是为了利益和效率,儿歌创作者,好歹还是要对艺术有几分敬畏之心吧?
把教化托付于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惰怠。从“一分钱”到“一元钱”这样自以为是的进步,做起来轻松自如,改起来没完没了,却早已完全背离艺术,也谈不上什么实质的教化作用。旧歌脱离时代,新歌又缺乏艺术性,儿歌太难了。
没有童谣的童年事实上,没有自己的儿歌可唱,并不只是10后、00后的问题,90后引以为豪的《一分钱》们,也不是自己的。要知道,《一分钱》诞生于1965年,绝对是爷爷的辈分。70后的童年唱《一分钱》,80后的童年也唱,90后的童年还在唱,如今到了10后,好嘛,唱还是要唱,但为了进步,还是改改词吧。
《卖报歌》是1934年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的,穿花衣的《小燕子》从1957年飞到现在,《春天在哪里》和《一分钱》同为潘振声作品,也是1981年的老歌了。
孩子们跟长辈之间代沟跟毛细血管一样密集,但只要一唱起《一分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歌曲,祖父祖母和孙儿孙女,都可以无缝衔接。
一时说不清这到底是经典的魅力太大,还是儿歌创作的断层太严重。
市面上并非没有儿歌新作,只是实在佳作寥寥。前几年好不容易有一首《爸爸去哪儿》火遍大江南北,大人孩子都爱唱,可是,这首歌是综艺节目的主题作品,本身离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目前,妈妈带孩子才是常态。
这就造成一旦节目不播了,歌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主动传播和记忆的动力。
一些动漫影视作品的主题曲同样有这个问题。90后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大风车》《蓝皮鼠和大脸猫》《猴哥猴哥》等作品,也是依托于作品和节目,没人看了,也就少有人唱了,只能时不时出现在怀旧歌单里,收割一波情怀。
尽管如此,90后还是要比现在的孩子幸运一些,至少,那会儿的幼儿歌曲还都能做到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儿歌不能太功利我们常常过于重视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为此,不惜为经典动刀、为雕塑穿衣。然而,马赛克遮住的,到底是艺术中的糟粕,还是艺术本身?
艺术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创作者赋予作品的真实感情,这是自我输出的过程。而带着教化意义去创作,这显然不是感情的输出,而是目的明确的流程作业,哪还有资格妄谈艺术。
而教化的前提,必然是内心的感动与认同。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于无声处润万物,而不是像只急于表现的猴子,脸上写满了讨好和欲望。
说起来,中国父母应该算得上是最肯为孩子花心思下血本的家长了。但是,只注重前程而不注重音乐、美术品位甚至品德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有人曾吐槽过中国家长在孩子审美教育上的畸形情况:在妈妈肚子里,听的都是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出生后,立马换成“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家长们是觉得一个胚胎的音乐品位要远远超出会笑会跑的小朋友吗?
不得不承认,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并不认为儿歌是一种值得欣赏的、有价值的艺术品,从家长本身到创作者皆是如此。家长都不在乎,市场就更不在乎了,没有利润和前途,写歌的人当然也在乎不起来。
不需要卖弄天真,不需要强调教化,要感染孩子们,只需要它是一首好歌,就足够了。《卖报歌》的作者,是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写下“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的,是写出“一条大河波浪宽”“难忘今宵”的乔羽。
我们心中的经典儿歌,不是因为是儿歌才经典,而是因为在这些艺术家手中,它们首先达成了艺术的自我修养。搞清楚这一点,也就搞清了改《一分钱》歌词的荒谬之处:好孩子不是儿歌教出来的,我们不需要儿歌,只需要好歌。
面对“三观不正”的儿歌,我们怎么办?尽管如今早教的方式有很多,但儿歌依然是每个家庭不可忽视的简单有效的早教素材,“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哼唱儿歌不是纯消遣,只要旋律欢快能“哄孩子”即可。它是一种审美教育,很多时候,孩子们就是从中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形成最初的价值观和善恶感。歌词优美还是粗鄙,意境澄澈还是污浊,对于孩童人格形成、视野开阔的影响大相径庭。
好的儿歌不仅能让孩子得到艺术熏陶,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但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特别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一些“三观不正”的儿歌时,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一味地“堵”不能根治问题,没有原则地“放”更不行。孩子的是非观和辨别意识还比较薄弱,我们应当多关注这些儿歌中折射出的群体心理,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孩子明白事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育也是一面镜子,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学会自省。(宗合)
新闻推荐
孩子的歌声,总是更令人动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心中的经典儿歌,不是因为是儿歌才经典,而是因为在这些艺术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