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时,怎样跑赢人生

潍坊晚报 2019-09-08 09:22 大字

观电影《起跑线》有感

□闫轶哲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直接引发了父母的焦虑,他们拽着孩子,一路奔跑。从小学开始,父母便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为理由,给我们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托关系走后门也要把我们送进最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学生身上,印度电影《起跑线》也反映了这种现实。影片讲述了德里中产阶级拉吉为了女儿皮娅受到良好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不惜一切代价让皮娅走进名校的故事。

影片中,拉吉的妻子米图祥林嫂一样絮叨了好几遍:“要是不上名校,那皮娅长大了就进不了名牌大学;如果简历上不是名牌大学,那她就不可能去外企上班了;去公立学校,就会学坏,要是学坏了,就会吸毒。”这段碎碎念是电影的一个笑点,夸张地展示了家长们恐惧的深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孩子就没前途。为了进名校,拉吉一家扮演穷人,获得了私立小学的入学资格,却顶替了真正的穷人的入学资格。虽然影片结尾拉吉退出了私立小学,为女儿选取了公立小学,但穷人受教育的权利却被真实地剥夺了。

当观众们为拉吉家的遭遇啼笑皆非时,我却看到了底层人民实现受教育平等权利的渴望和失望。作为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了,那以后的人生该如何翻盘呢?

关于起跑线,综艺节目《极限挑战》曾经针对高考生做了一次专题节目,极限男人帮通过问六个问题“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吗””你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等将一个孩子的见识、学习资源、家庭富裕程度等都考核出来,这些决定了孩子的起点。都是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的孩子,但是起跑线却很不一样,六个问题后,有些孩子遥遥领先,有些孩子却站在原地不动,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往前跑。

在学生们奋力奔跑的时候,字幕上用这样的一句话形容了这次“赛跑”:“父母尽力送你到这,剩下的全靠自己。”这场比赛有人站在起点,有人一出生就到了你的终点。人生这场马拉松,你愿意拼尽全力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吗?

前几年有篇很火的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天生就出生在罗马。”所有人的起跑线确实不尽相同,但依旧有人最终能突破现有的差距从而领先于所有人,实现阶级跨越。

只要你肯努力,“后来者居上”从来都不是一句谎言。人生不是一次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再好的起跑线,我们的一生也终将是远离起跑线的过程,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出身豪门,仍要靠自己,如哪吒所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要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 黄靖斐由《前

半岛记者黄靖斐由《前任》系列导演田羽生执导的青春爆笑喜剧《小小的愿望》(原名《伟大的愿望》)近日发布一款“我们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