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榜首大战:江苏能不能凭区域平衡性力压广东?

澎湃新闻 2019-08-12 21:10 大字

回顾了40年来,广东、江苏这两个中国超级经济大省之间的角逐战。

毫无疑问,广东是最大赢家。从1989年把江苏从经济“一哥”的宝座上拉下马后,30年来一直稳稳地占据着经济榜单的首位。

今年上半年,广东GDP率先突破5万亿元大关,经济增速和江苏都是6.5%,也就是说,广东在总量上仍然对江苏保持着优势。

但,江苏经济有一点却要显著地好过广东,那就是:区域平衡性。

1. 珠三角像欧洲,粤西像非洲

中国大部分省份,内部都有着明显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区域差异。

一般把江苏内部划分成三个地区——苏南、苏北、苏中。类似的,广东下辖21个地级市,被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广州、深圳就属于珠三角地区。

事实上,广东、江苏内部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苏南和苏北之间,珠三角和粤西之间,都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

只是,苏南和苏北的差异,要比珠三角和粤西的差异小得多。

有人带有夸张成分地总结广东内部差距:“珠三角像欧洲,粤西像非洲”。广东、江苏内部区域划分

最直观的反映是:在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江苏13个市全部上榜,而广东21个城市中上榜的不到一半(10个)。

以GDP总量为例。珠三角面积仅占全省的30%,却出产了全省约80%的GDP。对比来看,苏中、苏北地区仍然贡献了江苏全省40%以上的GDP。

而平均量更能看出差距,2018年,深圳人均GDP高达19.3万,是最低的梅州(2.5万)的七八倍之多,这种差距显示在柱状图上就是,深圳一柱高高在上。

而江苏省内,最高的无锡为17.3万,最低的宿迁为5.5万,两者仅相差三倍。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互联网上总有苏南人和苏北人掐架的痕迹,珠三角地区在广东却鲜有敌手——相差太远,掐无可掐。再看政府的钱袋子。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来说,2018年,广东21个地市中仅8个超200亿,而江苏13个地市均超过200亿,即便是数据表现最差的宿迁,在广东也能排在中游。再看普通人的钱袋子。有钱才能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取广东和江苏各地市的最高和最低值作比,2018年,广州社会消费品总额为9256亿,云浮仅385亿,只有广州的4%。而南京社会消费品总额为5832亿,宿迁则有833亿,是南京的14%。最让人担心的一点是,不同于江苏内部弱者积极追赶,广东内部强者却越跑越快。

从两个时间点来说,2000年时,江苏内部GDP总值苏州(最强)约为宿迁(最弱)的7.6倍。18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6.7。差距仍然在,但是在缩小。

广东呢?18年前,广东经济实力最强和最弱两市之间的GDP相差20倍,而如今,扩大到28倍(深圳和云浮)。2.江苏做对了什么?

江苏内部区域之间的差距,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两汉时期,如今的苏北地区就要比苏南富裕许多,人口密度足有苏南两三倍。后来,黄河河道不停南北迁徙摆动,苏北不幸成为“黄泛区”,大片土地盐碱沙化。

而近代,长三角成为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从而使农业时代就已经富庶起来的苏南甩开了苏北。

而在改革开放后,为了能让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发展以及突破,资源也优先往这部分区域倾斜。比如,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其中,江苏内部的农地指标大多由苏中、苏北来满足,也是得益于苏中、苏北的“帮助”,苏南才能有大量土地用于工业和商业开发。此外,大量的交通建设资金也被投向苏南。

这致使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往苏南地区涌去,大大增加了苏北弯道超车的难度。苏南高速公路密度仍然要高于苏北

江苏采取许多办法努力去均衡两地发展。

首先是交通,江苏很早就意识到了交通的重要性,并着力去建设联通苏南、苏北、苏中的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的高速公路密度稳坐全国第一宝座。

江苏专门组建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原有70亿元的基础上逐步增资到1200亿元。计划在10年里,规划铁路项目总投资规模约4770亿元,包括了连淮扬镇、徐宿淮盐、宁启、连徐、盐通等多个重要铁路项目。这将极大程度弥补苏北铁路不足的缺陷。其次,产业园区建设。早在十几年前,江苏就专门要求苏南五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分别和苏北五市挂钩帮扶合作,在苏北五市省级开发区内合作共建工业园区,把苏南的先进思想、方法和技术引入到苏北。

有领导就说,这种共建园区模式称为“把水卖给真正口渴的人”,重大产业的转移确实为苏北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比如,苏州宿迁工业园,世人戏称为苏州工业园的克隆版。到2017年底,落户园区的各类企业共有181家,总投资384亿元,工业平均投资强度达每亩560万元。其实,广东也有类似做法。但前几年有人研究发现:由于合作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不相同,导致江苏、广东产业帮扶效果也出现差别。

江苏的产业园,大多由苏南城市作主导方,苏北、苏南派人共同管理,但管委会“一把手”多是苏南干部,这样有利于在起步阶段,就以更新的理念来运营园区。

但广东产业园则是以当地政府为主。

3. 留不住人的粤东粤西粤北

再看广东。

探究珠三角和粤西粤东粤北为何会产生如此差距时,不外乎政策、地理、历史文化这三个原因。

比如,粤北地区山路崎岖,出去难,进去也难,南下人才大多直奔珠三角而去。就像近期在《乐队的夏天》里大火的九连真人,就是粤北河源市人,作为一个在山区里成长起来的乐队,从唱腔到歌曲,三个乐手身上毫无珠三角人的气息,在舞台上呈现出的状态看起来一点也不“广东”,反而透出一种朴素中带点生蛮的精神状态。

这就非常粤北。除了珠三角,广东大部分地方地理条件都算不上有多优越

为推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广东也付出过努力。2008年,曾启动“双转移战略”,促进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后期,广东也多次尝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以及中心城区扩容等方式,突破制约粤东粤西粤北发展的三大瓶颈。

这些努力都取得过成效,2009年后的几年里,粤东粤西粤北经济增速均高于珠三角。但到近年来,却再次被珠三角反超。

为什么?

实际上,不论是粤港澳大湾区,还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规划、设施,主要还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基础设施的完善激发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发展潜力,但要真正持久发展,离不开人才、产业。而珠三角强大的魅力,仍然吸引着大量的广东省内人口。广东省内人口变化

巨人之间的较量,往往是比谁的“短板”更长。

江苏虽然短期内经济总量与广东仍有差距,但对比广东和江苏近10万亿的GDP而言,4000多亿的差值并不大。关键看谁能更好地解决均衡发展问题,谁的发展也将更有爆发力和后劲。

有人把广东比作是“前锋强无中场后卫弱发展格局”,非珠三角地区面积占广东的70%,人口约5000万,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均GDP却低于全国。但反过来想,将来,粤东粤西粤北只要能达到相对平均,甚至不需要达到珠三角的绝对水平,就相当于又增加了一个广东。

对江苏来说,四千亿左右的经济总量差距,只要苏北苏中能加一把力,追上广东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中国经济榜首大战,广东是继续笑傲江湖,还是江苏后来居上,恐怕还要看谁能以更快时间补上区域发展差距的短板。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

本文(原标题《中国经济榜首大战:江苏能不能凭这点力压广东?》)

新闻推荐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杨柳依阳光过分明媚的周六,空气中飘散着浮躁的气息,连风都是热的。“终于写完了。”宁长长舒了一口气,欢乐地蹦到沙发上,打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