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容量
一个小小的惊喜是剧中人物与观众的互动,场面极为热烈,结局是团圆抑或暂不团圆,由观众决定。《红罗帕》里只有理性的人生,悲与喜都恰如其分,这也更能符合现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工作中有机会接触黄梅戏多年来发展足迹的见证人,才知道黄梅戏原是有三大经典剧目的,才知道黄梅戏不只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也不只是“为救李郎离家园”。三大经典里,除了家喻户晓的《天仙配》和《女驸马》,还有一出,叫做《罗帕记》。我却没有听过。好奇心起,当下心里就存了个愿。
秋,冬,春,夏。按部就班地变换着,轮回着。
戏剧专业人士仍在苦口婆心地劝说,“我知道一场演唱会比一部黄梅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但我依然希望你们(主要指年轻观众吧)能够用心地去听一次戏,戏剧的容量比演唱会要大。”
我如愿坐在了台下。舞台上正在演出的《红罗帕》是根据《罗帕记》改编的,因为觉得戏剧的情节改来改去,总不过悲欢离合,所以对于这“改编”,在看之前是没有太在意的。
要到用心地看过之后,才知道改了什么留了什么。留下的是传统戏曲里的经典故事:蒙冤被辱、突遭横祸,路遇义士、助其“重生”,教子成材、替母伸冤。改的是表达方式,剧情紧凑,节奏明快,让观众能迅速“进入”故事当中。唱词和唱腔很容易被现在的观众接受。一个小小的惊喜是剧中人物与观众的互动,场面极为热烈,结局是团圆抑或暂不团圆,由观众决定。《红罗帕》里只有理性的人生,悲与喜都恰如其分,这也更能符合现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大致猜测着,同为三大经典,为何“罗帕”的名气会略输给“天仙”和“驸马”。人们心中的黄梅戏,是快乐,是幸福,是欢声笑语。《天仙配》和《女驸马》里,即使有曲折有险阻,也很快便拨云见日。所以直至今日,综艺节目到了最高潮的时段,也往往要请黄梅戏来助兴,因为很难找到一首比“夫妻双双把家还”更欢畅更老少咸宜更深入人心的歌。而“罗帕”情节曲折,唱腔高难。大段的独唱,功底不够的演员尚难驾驭,何况只是想着轻轻哼两句的戏迷和非戏迷们了。之所以不够流行,是因为太过专业。
台上专业的声音爆发力十足,穿透力无穷。这样一部将人生的甘苦得失写得如此透彻的戏,演员须得有多么丰厚的历练才能准确把握其内蕴呢?
曾在旅行途中,坐在话剧艺术中心的小剧院里看过关栋天主演的《良辰美景》。地道的京戏,俄罗斯导演执导。张艺谋也在米兰执导过《图兰朵》。语言不通没关系,能否理解艺术,取决于你是否懂得生活。
懂得生活的人会记得提醒自己,该去看一场戏了。
□刘睿
新闻推荐
原创:三声编辑部两年的经验总结下来,街舞圈和《这!就是街舞》节目组都明白,街舞综艺不是一个适合猛火快炒的IP,但值得慢慢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