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电视开始了!
当影视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的时候,那份期待的快乐,那种全家一起追看的热闹,也就只能成为一种传说了。
你有多久没和家人一起看电视了?
以前,电视机是中国传统家庭客厅的核心。晚上吃完饭,看电视基本上就是普通家庭唯一也是最大的娱乐活动,大家守着电视,拉扯家长里短,分享单位趣事,其乐融融……
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基本与电视没了交集,当想看某部电视剧的时候,直接拿起手机,点开即看,而且可以快进、重播。
70′s
演《乌龙山剿匪记》时,只要有人在院子里喊一声“开始了”,大家立即飞叉叉地往屋里跑
电视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的生活里的,我已经不大记得了,总之我最先看到的电视不是我家的,而是隔壁邓叔家的。
邓叔和我们家仅一墙之隔,而且我们家厨房和他家堂屋共用的那堵墙上,有一块砖还是活动的,可以取!每次我们家饭没煮好,或我爸不准我们过去看时,我弟就会直接把那块砖取了,趴在那儿偷看。
乡下人看电视,很多情节都靠编。有一年看《红楼梦》,屋里已经坐不下了,我去得晚,只好和两位婆婆站在门口看。那天演的正好是黛玉的母亲去世了,她被父亲林如海送到贾府外婆那里。电视里,林黛玉从轿子里下来,一脸拘谨。婆婆A问:“这是做啥子呢?结婚哇?”婆婆B答:“当然是结婚哦,你看嘛,用轿子抬过来的得嘛。”一会儿,贾宝玉登场了,一见林妹妹,就痴了,定定地看,“这个妹妹我以前见过”。婆婆B说:“看嘛看嘛,新郎出来了!”婆婆A“哦”了一声,说:“两个人还多般配的,都长得好看。”看,看电视的乐趣都是自给的。
也就是在《红楼梦》演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家也买了台电视,黑白的,牌子我都记得,红岩。这之后,买电视的人就渐渐多了,大家也就从聚在一起看变成各回各家看了。
记忆中最盛况空前的一部电视剧是《乌龙山剿匪记》。火到哪种程度?放这部剧的时候是夏天,每天晚上8点准时开播。8点,对农村人来说,8点天都还没黑,大部分人都还在坡上忙呢(白天太热,很多农活必须留到早晚做)。但为了这部剧,我们院子里的人集体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干活。干着干着,只要哪个在院子里吼一声“开始了!”立马一窝蜂地往屋里冲。那离院子远点的人,看到对面坡上的人呼啦啦往屋里赶,马上就懂起了,也飞叉叉地往家赶。
暑假开学后,我上高二。班长是个女生,很爱打小报告,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她平时很喜欢把衬衣扎到裤子里,所以一开学,同学们就“送”了她一个外号,“四丫头”,把她气惨了。
但我其实不太喜欢和我们家的人一起看电视,尤其是我爸,他每看一部剧,都会说“哎你说这个人像不像我们院子里的菊妹?”“这个人,像不像陈伯伯?”……在他眼里,每一部剧里都至少会有一个人和我们院子里的人长得像。放《星星知我心》,我爸总说我像里面的佩佩,只要佩佩一出来,他就要对着我说:“你看是不是像你嘛,也戴个眼镜,也不喜欢说话,一说话就要抽一下眼镜。”整得佩佩一出来,全家人都把我盯到,之恼火。
但我爸也有很可爱的时候。有一年央视元旦晚会,都快结束了,屏幕上突然出现了齐秦。天,齐秦可是我迷到心里头的偶像!我当时正在楼下洗脚,听到楼上我爸一声大叫:“二妹,齐秦!”我一听,二话不说,光起脚板就冲了上去,据我妈说,脚盆里的水溅了一地。
每次看电视,婆婆看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打瞌睡。我们说:“婆婆,你瞌睡来了就去睡嘛。”婆婆一个激灵,使劲摇头:“不不不,我在看,瞌睡哪里这么早就来了嘛。”(林湄)
80′s
有人电视瘾特别大,非要等到电视上现出圆形的信号测试图才肯回家
1980年代初,鱼鳞滩村谁家若是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绝对会让全村人羡慕不已。
我们村第一台电视机是四队一户甘姓人家的。为方便大家观看,每天傍晚,电视机的主人都会不辞辛劳地把电视从家里搬到地坝上,邻近几个生产队的大人小孩呢,匆忙吃过晚饭,就赶集般热热闹闹地从四面八方围过来,有相识的人早就帮忙摆好凳子占好座了,来得晚的没有位置坐,就在后面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站着,站上几个小时也不嫌累。
1984年,我们甘家湾也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我爸辛苦攒了两年钱,花480元巨资买的二手货。电视虽然不是全新的,一家人却把它当宝贝“供”着,甚至专门请来木匠,为它定制了一个高高的电视柜。白天,如果没有正片,电视柜都是锁着的,傍晚的时候,爸爸才会取出钥匙打开电视柜,郑重得很。
每天晚饭后,甘家湾的大人小孩就会陆陆续续地聚集到我家。看《乌龙山剿匪记》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接收信号,我们还把电视搬到了屋后的空地上。看到紧要处,电视机忽然花屏了,人像扭来拐去,甚至完全没有了信号。这好急人!于是就有年轻人自告奋勇地搭了梯子爬到屋顶上,去调试简陋的信号接收器,下面指挥的人一会儿喊“往左边一点”,一会儿喊“往右边一点”,喊的人着急,弄信号的人也着急,看电视的人呢,想着中断的剧情,更着急。
1986年夏天,我七岁,开始帮着做些简单的家务活。每天中午,我家都要用石磨推一大盆苞谷粑,我负责在旁边添磨。我们推苞谷粑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人来我家大屋等着看电视。有个姐姐总会笑着帮忙推上几圈磨,然后才笑眯眯地坐到屋里去。忽然,电视机里熟悉的音乐响起,孙猴子从石头里蹦了出来,有人赶紧跑到门口,对着外面大喊:“电视开始了!电视开始了!”在家忙活的人们呢,就赶紧扔下活儿,欢喜又慌张地跑到我家来。屋子里早已挤满了人,后排板凳上也站着人,连门槛上都站了好几个人。
1989年,甘家湾有电视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但冬天还是会有大人和小朋友挤在我家看电视。那年冬天,我们一起看的是《追妻三人行》,里面有个戴黑镜框扎两个马尾辫的女孩叫林美好,她一出场,大家一致认为我和林美好长得很像,非要叫我“林美好”。那时我才十岁,眼睛没有近视,也没戴眼镜,他们认为我和她像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和她看起来都是胖乎乎圆嘟嘟的。这让我十分生气,拒不接受这个称呼。我越抗拒,他们叫得越开心,简直快要气死我了。
除了追我们称为正片的电视剧,我们小孩子最爱看的还是少儿节目。看过的动画片中,我记忆深刻的是《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和《恐龙特急克赛号》。《恐龙特急克赛号》里,克赛的格斗技能特别霸道,能运用超能力让时间短暂停止。所以,每次和小伙伴玩游戏的时候,一遇到紧急情况,我就会大叫“时间,停止”,以便有足够的时间逃脱危险。不过,也有小伙伴不认账,不承认别人有这样的技能,照打不误,真让人气愤。
在我们湾,一般小孩完成了作业,是可以跟着大人们看电视的,看得差不多了,就回家睡觉。也有人电视瘾特别大,非要等到电视上现出圆形的信号测试图才肯回家。我们湾电视瘾最大的是一个大我几岁的姐姐,她为了看电视,差点把房子烧起来。那是个冬天,她看完电视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家人都睡着了,因为手脚冰凉,她就蹑手蹑脚去厨房烧水,后来实在太困,灶膛里的火都没弄熄就上床睡觉了。晚上,我爸起夜,才发现她家厨房里一片火海……
1992夏天,有一天我爷爷一个人在家,他闲着没事就打开了电视。看着看着,电视机内壳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爷爷以为电视要燃起来了,赶紧去厨房端了盆冷水,毫不犹豫地泼了上去。一股青烟随之冒了出来,我家那台满载时代记忆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就这样光荣报销了。(海鸿)
每个星期五晚上,我们全家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东南卫视的《开心100》
客厅里那台液晶电视安好调试频道时,因为网络卡顿,画面突然卡住,老公着急忙慌地对着电视机外壳猛拍几下。望着这熟悉的动作,那些追看电视的岁月啊,被轻轻巧巧地勾了出来。
我和老公都是电视陪着长大的80后。那时候,娱乐匮乏,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嗑瓜子、吃水果是必备的生活仪式。
印象里最早的“追剧”是《少年特工》,时至今日我都清楚地记得里面的剧情和插曲,也让年幼的我对迷彩有过无数次的憧憬和向往。与此同时,年幼的我为小龙人呼喊妈妈而流的眼泪,至今都让我妈记忆犹新。
再大一点,《还珠格格》等偶像剧开始红遍大江南北。班里女生只要凑到一块,就谈论剧中紫薇和小燕子的命运,听说要拍续集,我甚至还去学校门口的小书店租了一整套小说先睹为快。《流星花园》里幼稚搞笑的台词一度让我妈无法直视,她偏爱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还有《东北一家人》《我爱我家》《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等。还记得我爸爱看《今日说法》,每天中午12:40开播,放学回家吃午饭的我,也跟着看了好多集,从此成为撒贝宁的铁粉。
说到综艺节目,我首推东南卫视的《开心100》,每周五晚上,我们一家人必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主持人晓光哥哥和小庄姐姐登场,“开心明星脸”环节最令人惊艳,大人们茶余饭后总是津津乐道谁谁谁和某个明星长得真是太像啦……(鹿鹿)
90′s
为了扮白娘子,我被我妈痛骂了一顿
1998年,《还珠格格》名噪一时,整个暑假,一起床就能听到四面八方邻居家的电视里传出:“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
那时我正上小学二年级,因为期末考试考砸了,家里严禁我看电视。只有到晚上8点,等妈妈洗漱完毕之后,和她坐在床上蹭两集。那时候我还太小,心心念念想着插广告的时候,能调到中央7台看会儿少儿节目。可我妈数着时间,一到60秒就换回湖南台。印象最深的是,当看到容嬷嬷拿针扎紫薇时,我妈一边擦眼泪一边问:“尔康,你在哪里啊……”
但比起《还珠格格》,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新白娘子传奇》。
那时,一做完作业,我的小伙伴就火速敲开我家房门,一边看电视,一边扮演白娘子和许仙。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被子当假发,用蚊帐扎了花戴在假发上。后来被两位妈妈发现之后,我们被痛骂一顿,因为妈妈说,只有死人才把白花戴在头上。
因为两个女孩子都想演白娘子,于是两个人便轮流扮演许仙。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娘子”“相公”,但我们都叫得无比认真,那个态度,堪称敬业。扮上之后,还不忘哼一曲“西湖美景,三月天嘞……”长大以后想想都觉得好“苕皮”哦。
后来上了中学,《一帘幽梦》又风靡全国。这里面也有角色纷争,没有人愿意演绿萍。青春期女生的自我意识变强了,我们都不肯迁就对方,只好把剧本改成了两个紫菱,我们两个都想嫁给费云帆。(王提那)
新闻推荐
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廊桥遗梦》时46岁。北京青年报图发出中年危机感言的海清今年41岁。北京青年报图昨天本报刊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