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亲 存活在智慧母亲的嘴边 ■殷飞

皖北晨刊 2019-08-01 15:30 大字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爸爸去哪儿了”“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等各种充满想象力和冲击力的词语,把孩子的成长问题笼统归结为父亲缺位、父教缺失,显然有矫枉过正之嫌。

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儿童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的科学性在与日俱增;二是家庭中夫妻角色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本“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角色分配正在消解。在角色不满与育儿不力的双重压力下,母亲们的抱怨与担忧可以理解,也应该得到支持。

但是,家庭中的教育角色不宜用简单对错去线性评判。尽管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各有影响,但是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高质量的合作所创造的家庭氛围,影响力远大于某个角色的对错。况且,作为协调合作的角色组合,父母若能智慧协作,还能弥补某一个角色的不足与偏差。

我小时候是由妈妈和奶奶带大的,爸爸好像没有承担太多的教育责任。因为爸爸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是主要劳动力,要赚钱养家,家务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就都落在妈妈与奶奶的身上。但爸爸对我的成长过程却是有影响的,因为我有一个智慧的妈妈。

当然,父亲能有意识地陪伴孩子更好,但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意识不到陪伴的重要性、暂时做不到,简单倡导或者一味批判,既欠妥又无益。如何弥补不足,避免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才是讨论的重点。

好父亲的形象存活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中,也存活在智慧母亲的嘴边。前者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做到,后者却是所有妈妈都能做到的。这不是迁就或饶恕父亲的不负责任,也不是用阿Q精神麻痹母亲,而是围绕孩子成长这一根本目标的智慧选择。

同一件事,说的人不同的解读,听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收到的教育效果大相径庭。记得有时候爸爸喝醉了酒回来,妈妈很少抱怨,更不会吵架,而是吩咐我和姐姐:“快!拿毛巾倒水,你爸爸不容易,为了这个家喝成这个样子。”你说我妈妈得多有智慧啊!

我现在都记得妈妈嘴里爸爸的美好形象,如爸爸早出晚归很少见到我们,妈妈常对我说:“爸爸昨晚回来亲了你一下,还帮你盖了被子。”这个从妈妈嘴里描绘的情景,一直到现在都温暖着我。

上大学了,妈妈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往往是“你爸想你了,但是就是不主动打电话。”父亲爱孩子的美好形象,从妈妈嘴里不断地传递给我,让我永远确信父亲是爱我的。这就是妈妈的智慧。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才发现智慧的妈妈没有延续常规去“定义”父亲,而是采用“再定义”的方法,对父亲的行为进行了积极的解释。这就是家庭生活的艺术,妈妈没有“实话实说”,更不追求情绪宣泄的快感,而是用她的话给儿女塑造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

如果实话实说就是教育,还要父母、教师做什么,侦探岂不是最好的教育者?有一种教育的智慧,不是解释你执着认为的真相,而是聚焦推动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创造你心中的理想。因此,好父亲存活在智慧母亲的嘴边,好母亲也存活在智慧父亲的嘴边。

新闻推荐

莫迪参加《荒野求生》真人秀 乘木筏漂流进入印度荒野

视频截图印度总理莫迪近日参加了英国大型冒险类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与主持人贝尔一同进入印度荒野,一起制作木筏并穿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