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一份珍贵的惊喜与纪念

安徽工人日报 2018-12-10 06:27 大字

49封字字锥心的珍贵书信,有生离死别之苦,有恩爱情仇之痛,有“三千功名尘与土”的历史烟云,亦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时间碎片,有俗世人心,有众生甜苦,有岁月梳理,有时势针砭。一封信看似简单,却拥有足够的内在张力,能打开尘封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性之窗。

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的电视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由节目组原班人马匠心打造,中信出版集团精心整理汇编,同名纸质书《见字如面(第二季):永不消逝的挂念》在金秋上市。本书主题为永不消逝的挂念,代表着写信人之间千丝万缕的情感纠葛。

对于亿万看过节目却意犹未尽的观众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惊喜与纪念。

“那些人,突然离我们近了”

“有内涵,很戳泪。”“每一封信都具有代表性,每一封信都饱含热情与感动。”“有那么一刻进去了,有那么一刻安静了,有那么一刻感动了。”

……

《见字如面(第二季)》节目自去年9月播出以来,单信播放1亿多次,单期播放3.6亿次,整季播放12亿多次,豆瓣评分9.3分,在卫视和网络上掀起了巨大的“追剧”热潮,并且激发了观众的评论热情。

有观众如此评论第二季的《见字如面》:“中国的文字真美。那么多的情绪,那么多的温暖,那么多的信仰,通过文字,跨越千年、百年而来,那些人,突然离我们近了。”

在节目中,音乐萦绕,搭配嘉宾满怀真情的诵读,将一份份私密的情感恰到好处地投放至观众心头。而将视听语言转化成文本,是希望读者能更细致地品读这些“自说自话”。

书信的可贵,在于文字之真。它们作为时代横切面的佐证,虽然掺杂着些许个人情绪,可也忠实地记录了写信人对发生在身边大小事件原本的记忆和动人的感触。

“人类的精神生活,从来都是为了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感受,获得更丰富的认知,储备更充足的智能,以提升应对生存的本领。……只有能够提供多元认知和感受的书信,才能真正滋养个体的生命。” 《见字如面》节目总导演、本书主编关正文如是认为,“在这方面,信比书又多了一个好处,那就是人在写信的时候,大多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具有特定的交流目的,信息真实有效的成分比较多。”

“在茫茫书信的海洋中”精挑细选

本书所收录的信件,是“在茫茫的书信海洋中”,以十分挑剔的眼光精挑细选出来的。

关正文说:“我们选信的标准,就是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在我们看来,……所谓值得,就是指能够启发受众的深度认知、激发独立思考、带来丰富体验。”

《见字如面》坚持提供多元认知的素材,专注于满足独立思考的快乐。比如,琼瑶写给子女的一封信,说一旦自己陷入无力回天的病危状态,千万不要进行浑身插满管子的无谓抢救,务必让自己有尊严地死去。无论是对过度医疗的质疑,还是对传统代际孝悌伦理的审视,这封信都提供了个人可以选择的思考空间。

又比如,中国烈士家属陈难写给阵亡日军遗属美惠子的信,说“我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知道你也很难过”。对仇人亲属的这种态度,在当时竟然被广泛接受。几乎每一封信,都不光是过去时代的刻痕,其传播所激发的热议,也是在给今天的精神图谱留痕。

本书所选书信49封,共涉及54位古今名人,写信人、收信人连同信中提及者,包括余光中、沈从文、张爱玲、李叔同等18位文化名人,宋庆龄、张学良、孔子、司马迁等13位历史名人,汉武帝、武则天等12位古代帝王,史可法、海瑞等11位古代名臣。仅从这个统计来看,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大、历史内涵之丰厚,已略可窥见。

而本书又不仅仅有书信,信前有写信人、收信人的精炼小传,信后有许子东、梁文道等文化学者对信件内容、背景及文化内涵的深度解析,以及更丰富的延伸阅读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增补了6封节目未能播出的珍贵信件,并恢复了部分曾被剪掉的嘉宾解读内容。

写信者与收信人的悲喜人生

最容易读懂,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当然是体现世间普遍情感的信件。

在《见字如面(第二季)》收录的书信涉及“生死”“挂念”“苦情”“爱恋”“知行”“锋芒”“热血”“古韵”八大主题。

书信中有“生死”。台湾作家黄春明写给自杀身亡的儿子,同是作家的黄国峻:“妈妈知道你不回来吃饭,她就不想烧饭了……妈妈什么事都不想做,连吃饭也不想。……我们知道你不回来吃饭,就没有等你,也故意不谈你,可是你的位子永远在那里。”

既没有“我难过”,也没有“白发人送黑发人”,全信没有一个情绪化的字眼,只是平静地讲述事实,然而给人的震动更深。有台湾的教授说:“这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材料,真该收入国文课的课本,让所有的孩子都读到。”

书信中有“爱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一次任务前夕,在一条巾帕上写下绝笔《与妻书》:“……我会和你一起哭的,我从前不信有鬼神,现在却又希望它真的存在。现在也有人说真有心灵感应存在,我也希望这是真的,那样我死了以后,我的灵魂还能依偎在你身旁,你就不用因为没人陪你而悲伤了……”

它不仅是一封遗书,也是一封情书,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依恋和深情,让人感动之余又黯然神伤,时隔百年,仍然魅力无穷。

书信中有“热血”。时任云南腾冲县县长的张问德,接到了驻腾冲日军军官的来信,以解决腾冲民生困难为由,提出和他会面,他断然拒绝,在回信中说:“为了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得以伸张,我能够给你提出的建议,只有请阁下及同僚全部返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枪刺胁迫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残垣之上重建乐园……”

张问德非常清醒,没有被敌方的虚情假意所惑;同时他站在人民的角度,正气凛然,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令人由然而生敬意。

这封信不过是他抗日活动的一个切面,他组织群众开展的抗战活动,为腾冲收复贡献了不小的力量。1944年9月14日,回信一年后,我远征军全歼腾冲之敌。在全国五百多座沦陷县城中,腾冲是第一个光复的。

……

“每封信我们都希望能打开人生、人性的观察窗口,让人可以窥视尽可能的广度与深度。”关正文曾直言节目的意义。移用在书籍,也是贴切的。

写信者与收信人的悲喜人生,在这书信中寥寥数语,字字锥心。纯美依旧,不负相思。在这一封封珍贵的信件中,共同朗读众生甜苦,重温肝胆真情。

新闻推荐

看了陈凯歌在《我就是演员》上的点评 真的被他圈粉了

1看到微博上有人说:陈凯歌点评演员真是精准细腻又得体,他可真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啊。然后下面很多人跟帖说:“他上《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