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我们准备好了吗?
□本报评论员冯余冬
立春已到,佳节将近,但对很多人来说,这将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
入冬以来,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防控形势趋紧,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计,包括资阳在内,全国各地纷纷发出倡议,鼓励外地务工、求学人员等非必要不返乡,留在当地过年,并对春节返乡人员出台了新规,设定了返乡过年的门槛。由此,“有家不回”、“就地过年”已是势在必然,那么,我们准备好了吗?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历来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回家过年是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浓浓情结。每到新春佳节,在外漂泊打拼了一年的游子们思乡心切、归心似箭,无论山高水长、路途艰险,无论贫穷富贵、落魄功成,都要千方百计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家乡留守的老人、孩子等,也都盼望亲人归来,阖家团圆。但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需要作出改变。冬季正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春节来临的回乡潮必然造成人口大规模流动,各种聚集活动也会大量增加,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风险。对于期盼回家过年的人们来说,尽量留在当地过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这既有利于防控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更有利于家人的健康平安。也许“有家不回”可能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思想上暂时转不过弯来,但疫情当前,健康平安最为重要。毕竟,只有健康平安,才能真正过好年。因此,我们应当理解政府的苦心,响应社会的号召,积极配合支持:这个春节,如非必要,就“就地过年”吧。
就地过年,重在保障。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外地人都准备自觉留在当地过年,但并非就万事大吉。对他们来说,这依然是个艰难的抉择,人在当地、心系家人,过年心有千千结,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担当与情怀。他们主动留在当地,减少人员流动,就是一种担当,为国家防控大局的责任担当;也是一种付出,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平安的可贵付出,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对于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企业来说,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春风化雨、疏导情绪、安慰人心,多些人文关怀,少些简单粗暴和“一刀切”,使他们能够留得安心、留得放心。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过好年”上狠下功夫,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给予各种保障便利。为此,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就地过年群众生活保障、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管理服务、保障就地过年群众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就地过年良好氛围、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等,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在春节期间的物资供应、公共交通、工资休假、文体休闲、关爱帮扶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最关键的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绝不能光说不练、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有周到精准的举措、人性化的服务、生活上的保障和丰富的文化娱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节日的氛围,才能够使他们真正舒心、开心过好年。这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的必答题。
身在异乡过春节,别样体验别样年。为了明天与家人更好地团聚,今天的暂时别离一定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安全温馨迎新春 春运首日 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疫情防控严格又温馨
扫描健康码。乘车戴口罩。□实习生谭茜全媒体记者卢凌嘉1月28日是2021年春运第一天。记者走访发现,在“非必...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