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不饱顿顿愁到开汽车住洋楼 八旬村干部谈乡村七十年变迁
□本报记者卢凌嘉
十月,伴着徐徐微风,记者走进雁江区丹山镇梁家村。眼下的乡村,道路畅通,产业兴盛,村民富足。看到昔日愿景成为现实,将一生热血奉献于此的退休村干部唐世禄感概万千。70年来,村民们从“吃不饱顿顿愁”到“开汽车住洋楼”,笑容越来越开怀,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82岁的唐世禄,是推动村里的改革大将,他从14岁便开始在梁家村当会计,先后担任村文书、大队长、党支部书记,村子的发展历程、村民的生活变化他都了如指掌,他是见证者同时也是奉献者。如今,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提起村子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却如数家珍。
挥动锄头开辟乡村“新面貌”
回忆起儿时,唐世禄直叹气:“当时住的房子是茅草棚,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春夏一身衣、秋冬一身衣,缝缝又补补,从小穿到大;吃饭是红苕加汤,饿到走路打晃……贫穷是当时村民最深刻的生活印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开始了一场深刻变革,在农村,土地改革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村民分到了土地,干劲冲天,生产积极性高涨。”唐世禄至今还记得分到土地时那股兴奋劲。之后,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到来,村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土地变成了公有,村民按劳动来挣工分。
“当时村民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庄稼,旱坡地能长出啥?根本不够吃。”1963年开始,唐世禄带领村民们挥动锄头发挥苦干实干精神,向艰苦的条件宣战,彻底改变了乡村的面貌。
改田、建水库、修渠道……唐世禄回忆,当时由于村里缺水,不要说农田灌溉,就是饮水也很困难。唐世禄带领大队一班人从治水治山入手,用铣锹、独轮车,肩挑手推,遇山挖山,遇水架桥,为12个生产队修筑起大大小小数条水渠浇灌农田,并持续与荒山搏斗,改薄土为厚土,改方坡为农田。到70年代末,改田1000余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粮食产量翻了两倍。
“老汉那个时候一清早就出去,忙到很晚才会回来,有时候忙得太晚了他就睡到村民屋头。”唐世禄儿子唐彪回忆,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因为父亲太忙自己很少在家里看见他。
解决温饱又建“致富道”
1981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梁家村,公粮任务按照承包人口分配到户,村民也可以拿到市场进行买卖。这一年,唐世禄家分到了责任田,从此,家里有了依靠责任田卖农作物以及通过出售鸡鸭等其他家庭项目的收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年,农产品流通出售为村民收入增长带来强大动力,唐世禄家也创下了这个家庭有史以来最高收入纪录。
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村民不再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家里的富余劳动力开始选择进城打工挣钱。
“大胆地试,现在遍地都是机会。”腰包渐渐鼓起来的村民有了自己出去做事的底气,唐世禄鼓励想去大城市干番事业的年轻人鄢超英走出村子,大胆去闯,并帮助她申请到创业贷款,还自掏腰包借给她几百元。在摸爬滚打几年后,鄢超英率先成为村里的“万元户”,如今她已经是成都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
走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梁家村村民,生计不愁,思路更活。“土地下分到户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多数村民只是种些传统的农作物,只有少数人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吃饭问题不愁了,唐世禄又筹划着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通过到其他乡镇考察经济林木,唐世禄带回了梨和苹果的种子分给村民。
经济林木种是种了,怎么运出去成了难题。村里没有路,只有“下雨一身泥,刮风一身灰”的泥巴小道。为了将果子运出乡村,快50岁的唐世禄再一次拿上“家伙”带领村民们一起修路,修出“致富道”。
路打通后,每户每年靠出售水果腰包越来越鼓。此后,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住上楼房,用上手机和电视,装上了互联网宽带,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日子”。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唐世禄的付出。这些变化更镌刻了时代印迹,始终与祖国和时代前进的脚步同频共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柳)10月22日,副省长王一宏到资阳市调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旭陪同调研。在中国牙谷...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