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回望

资阳日报 2019-08-14 23:51 大字

□林玲

51年前,我下乡到原资阳县临江区金台公社当知青。担粪种地、栽秧打谷、割草放牛、代课教书……八年的艰辛,八年的火热,令人难以忘怀。

1971年,金台小学以换工分的形式让我到学校代课,1973年我成为正式民办教师。

金台小学是原临江区的第二完小,建在我们生产队的路边,十来间土墙瓦房。太阳当空照,鸟儿喳喳叫,孩子们绝大多数光着小脚丫,衣衫破旧,背着书包来这里上学。

我忘不了教的一篇课文叫《我爱北京天安门》,当时我是用歌舞来教的。我边唱边教,深深地吸引了这些从没见过用这种方式来教语文的山里娃。下课后,我问他们想不想跳舞,他们仰起小脸,激动地看着我大声说:“想!”我从他们兴奋的话语中,从他们涨红的小脸上,读懂了他们的内心。

课外活动开始了,我真的教孩子们跳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用藏族舞来跳,教他们怎样甩袖、怎样踢踏、怎样旋转……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到“天安门上太阳升”这一句,我教他们把左右手分别向上用力一甩,孩子们那投入的情景好像太阳真的升起来了。阳光是那么明媚,快乐的心泉流淌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在欢乐中学课文、背课文、爱语文。

在资阳中学当教师的父亲得知我代课了,欣喜不已,好不容易向监视他劳动改造的工宣队领导请了假,特意赶到学校来听我上课,又针对我的不足之处“如此这般”一番教诲,临走时再三叮嘱我要多看书,多向其他教师请教,绝不能误人子弟。

音乐课上,我边弹琴边教孩子们唱《劳动最光荣》,我教他们和着节奏旋律微笑、拍手、比划、摇摆……他们忘情投入。

英语课上,我一边向城里的老师学习,一边有声有色地教孩子读课文、记单词、背唱小诗……孩子们一个个学得兴趣盎然。

节假日里,我经常带领学生上山割牛草或到地边扯青蒿沤肥料,用这些勤工俭学的微薄收入为他们买文具。

但是又有多少次,公办教师在吃晚饭了,我却在挑水浇菜;又有多少回,公办教师在休息了,我却还在摸黑挖土、播种、施肥……那时我白天教书,晚上种地,其间的甘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文革”时期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父亲被扣上“牛鬼蛇神”的帽子在学校劳动改造,我常常含着泪水,内心痛苦异常。但每当我一站上神圣的讲台,倾刻间心里的阴霾便化作了飘散的云烟……

八载春秋,时光如流。当时,金台公社下乡知青有400多人,最后陆续调走只剩我们16人。1977年初,我终于被调到县水泥厂当工人。记得那天清晨,寒风凛冽,严霜一片,老师、学生、乡亲们都赶来了,生产队安排手扶式拖拉机送我进厂。大家饱含热泪,不忍离别,乡亲们情真意切地拉着我的手说:“该走了,‘八年抗战’啊……”校长十分遗憾地说:“转正指标来不到,只好让你走了。”孩子们无限依恋地说:“林老师,我们要送您到水泥厂,找到了路,我们好常常来看您……”

拖拉机启动了,我上车扶住行李。“林老师,慢走,记住要回来哈……”声声呼喊,响彻丘壑。我班上的几十个孩子,跑过了弯弯曲曲的小路,翻过了坡坡坎坎的山岭,先是边哭边跟着拖拉机跑,然后索性把棉袄脱下来抱着跑。

跑了二十里山村路呀,好不容易来到了水泥厂,我为他们一一地擦干泪水、汗水,到食堂买了一大筐馒头请他们吃,然后带他们参观厂房、机器……时间不早了,师生依依惜别,我把他们送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宿舍,我躺在床上泪如泉涌……

1978年秋,我从水泥厂考调到雁江一小,在后来30余年的工作中,我从教书育人到搞教育管理工作,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资阳市知名校长”等荣誉称号。1992年,我作为中国教师代表团成员之一,赴日本学习考察了半个月。

2010年退休后,我仍心系桃李,先后几次被评为雁江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被评为“雁江精神模范人物”;2019年3月评为“四川省好人”,同月被评为“资阳市好人”。

回望岁月,金台小学,我还清楚地记得那里一个个孩子的模样,一位位乡亲的容颜,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山山水水。我把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那里,带走的是坚韧与刚强的品格,带走的是敬业与奉献的精神。那里是我永久的依恋,永久的回望……

新闻推荐

小橘苗长成大产业 雁江成为国家区域性柑橘苗木良种繁育基地

柑橘苗圃。□本报记者唐文瑞8月早晨的一场雨,让雁江区迎接镇焦白村的柑橘苗圃基地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正在苗圃里...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