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 为民服务 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56万余卷
□本报记者黄志禄
资阳市档案馆坐落在资阳城区九曲河畔、文博路旁,这里珍藏着1998年建立资阳地区以来的各类档案5万余卷。
6月6日,记者走进市档案馆,了解档案管理工作,见证尘封历史。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王黎灿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4个、专业档案馆12个,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管库面积7000余平方米),累计接收各类综合档案56万余卷。
规范管理
精心呵护每册档案
在市档案馆二楼,馆务科工作人员通过指纹和钥匙两个解锁环节后,打开了馆藏大门。走进馆藏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档案架柜,几百平方米的档案室内规范有序,洁净无比。工作人员摇动手柄,长约10米的移动档案架柜被“撕开”一处巷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档案架上整齐的档案,让人赏心悦目。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存档案,档案存储室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4℃到24℃之间,湿度控制在55度至65度之间,还要在每个档案存放栏内放置防虫药。对档案的精心呵护就是为让档案不腐不蛀、永久保存。
在档案整理室,工作人员娴熟地操作订装机,将一份份档案装订成册。经工作人员许可,记者查阅了一份1973年9月资阳县农机站的工资发放表。工资表显示,当时职工的实发月平均工资为31.5元。工作人员说,与现在人们的工资相比,这样的档案工资表见证了历史,更让人感慨祖国的发展巨变。
据了解,根据档案业务建设规范,2018年组织全市档案干部参加档案法规专业培训28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册)、接受咨询800余人次;对78个单位(部门)开展了档案执法检查,督促整理档案1500余卷,纠错200余处,对全市12个档案服务外包承揽企业进行了行政执法检查,对被检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26条。同时,市档案局(馆)被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服务社会
发挥档案历史价值
据了解,就档案类别而言,目前,全市的56万余卷档案中,有清代、民国等时期的国家重点档案近3万卷,民生档案1万余卷。
2018年,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中,市档案馆加强了省重点项目的档案备案管理工作,完成了33个省级重大建设项目的备案登记,登记率100%,并对资阳市临空经济区产业新城基础设施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50余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指导90余次,对4个市级重点建设竣工项目档案进行了专项验收。
在档案接收工作中,市档案馆新接收进馆24个全宗单位文书档案2000余盒、近7万件,会计档案300余盒,完成了大事记、全宗指南、保管期限表、分类方案的接收,接受群众捐献族谱20余册。县(区)档案馆将社保、医保、低保、婚姻、征地拆迁、农户建房等民生档案列为重点接收范围,丰富了档案资源结构;同时,各县(区)综合档案馆完成了国家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15万余条。
王黎灿说,下一步,市档案馆将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认真做好党性教育主题展览等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合法性审查程序,严格依法依规制定、备案、清理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利用国际档案日、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全媒体开展档案法治宣传,深化档案法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历史价值,服务资阳经济社会发展。
新闻推荐
资阳市实现“12315”投诉举报一号通 市场监管“五线合一”让服务升级
本报讯(黄光英崔鹏泓)从5月28日凌晨开始,市市场监管局成功完成“五线合一”,实现了“12315”指挥中心一号对外、多线并号、集...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