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绿色答卷 资阳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综述

资阳日报 2019-01-16 07:55 大字

绿意葱茏的凤岭公园。□本报记者李建根

每天清晨,家住资阳城区世纪城香樟苑的王先生都会陪着母亲,到街对面不到500米的凤岭公园走一圈。“以前,年迈的母亲一直在临江寺老家独居。她觉得城市的花花草草没有老家山上的多,待不上一周就要回去。现在,放眼观之,九曲河环绕下的雁城树木茂密,四季有花开,推窗即见绿,资阳蓝成为常态,母亲住得很安逸。”王先生说。

王先生道出了市民共同心声,这正是资阳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以来的一个缩影。三年砥砺前行,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绿色答卷:实现市城区绿化率达到98%以上,绿地率达到36%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市城区规划保留98座山体,实施凤岭公园、字库山公园、沱东路堤景观带等城市景观提质增绿重点项目25个,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全部指标都达到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标准,山水揽翠、美丽怡然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现。

高举生态旗帜

凝心聚力打造绿水青山

泱泱华夏,窈窈蜀川,楚楚资阳。拥有宜人气候和丰富自然资源的资阳大地,孕育了远古的“资阳人”,钟灵毓秀、人文荟萃。“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放眼观之,满目皆绿”是资阳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资阳逐渐变得斑驳起来。在全国上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资阳这座唯一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都平原森林城市群中,却还是为数不多的未创建“森林城市”的市之一。

据统计,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38%、森林蓄积量1136.9万立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平方米,是典型的丘陵区林业资源小市,面临着绿化总量不足、城市绿化品质偏低等严峻问题。

面对资阳的短板,怎么办?面对城市生态竞争的弱势,怎么办?“环境质量就是生活质量,保障环境就是保障民生。”带着这样的观念,市委、市政府站上了新的起跑线。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反复研究完善,2016年,《资阳市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资阳市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方案》连续出台。同时,“森林城市、通道绿化、水系绿化、产业绿化、集镇村庄绿化、森林精准提质和森林资源保护”七大重点工程专项方案出炉。

2016年,资阳市召开了市、县(区)、镇(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成为全省率先开展“绿化全川行动”的市(州)。

2017年,《资阳市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2017—2018年)》等相继出台:到2018年底,资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蓝图绘就。

奋力攻坚克难

多策并举推进工程建设

规划,在长卷上闪烁着绚丽的色彩,但一个个项目在现实中成为一个个难题,每一个都是难啃的骨头。带着建设森林城市的使命,面对全市人民企盼的眼神和小康社会的蓝图,资阳市领导班子凝神聚力、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一个个难题在创新推进中迎刃而解。

钱从哪里来?资阳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财政保障:市本级预算安排1500万元,雁江区预算安排2300万元,让项目运行基本有保障。市场运作:结合城中村改造、娇子大道及大千路改造、城区重要节点打造等实施一批PPP项目,在“森林城市”项目中突显成效。

人从哪里来?

2016年10月,资阳城区生态保护类保留山体绿化工作动员会热气腾腾。动员会上,各单位与市政府签订责任书,分片包干植树造林,纳入目标考核。考核内容:三年绿化,五年管护,2016年完成总绿化任务的五成,2017年完成100%,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巩固新造林成果。以此为契机,资阳市掀起党政军民学、市县乡村组的植树热潮。发动群众义务植树,鼓励市民开展捐资赠绿活动;农户、专合社等组织群众民间造林;重大工程造林通过招标实施单位,组织专业工人造林。

后期如何管?

2017年初,雁江区根据城市规划区内15座生态保护类保留山体以“大叶麻竹”为主栽品种的总体绿化方案,结合“六统”绿化机制,建立专业工程队管护制度。新建简易蓄水池31口,统一将除草剂、化肥、生根粉等与水复配在一起,实施“一枪药”管护,既充分增加水肥,改善土壤营养成分,提高麻竹成活率,又可抑制巴茅等杂草生长及繁殖,缩短成林见绿周期。全面管护,雁江树立了示范标杆。

市区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描绘美丽画卷

如果说高楼标示着城市的繁华,那么绿色则彰显着城市的品位,它是一座城市不懈追求的境界。

从《资阳市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印发到全面实施,美丽怡然资阳“蓝图”正在一点一点展现。

全市在推进城市、集体、农村“三位一体”全域绿化,林网、水网、路网“三网同建”,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造”工作中,成效显著,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9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汗水和心血写成一部大书,一页页翻开,创建森林城市“六大工程”的足迹历历在目。

森林城市工程深得民心。中心城区骨干通道、重要节点、重要广场等重点城市景观掩映在绿色丛林中,每到晨曦初露和夕阳西下,像王先生和他母亲一样的众多市民,在凤岭公园、滨江休闲公园享受着城市的绿意。如今,城区主干道、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仍在加快建设中,110个园林小区及绿化模范单位创建起来,资阳真正成为市民心中的绿色之城。

城市森林屏障工程为城市整容。城市山体断面生态治理工作初见成效,老城区幸福大道、筏清路、外环路、马三路等主干道两侧裸露山体21处共15.6万平方米得到绿化治理;70座生态保护类保留山体5572亩新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28座公园类保留山体绿化实施新造林5692亩。城市头上的“斑秃”和脸上的“伤疤”越来越少,在森林的环绕中,变得越来越秀美。

新农村森林工程奏出扶贫攻坚的最强音。以林业项目为载体,大规模实施农村造林绿化,新建核桃、柑橘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1万亩,提质改造现有林质量,开展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6万亩,新增林下种植面积3万亩;坚持产村相融,结合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集镇村庄绿化美化,建成绿化示范乡镇13个。

骨干通道森林工程成为流动的风景。重点打造成渝高速、遂资眉高速、321国道雁江段等骨干通道绿化带,完成高速公路及国省道通道绿化补植130公里,实施高速公路连接线、快速通道、旅游公路、县乡道绿化350公里。山不在高,有林则隽,水不在深,有木则永,山水有林木相伴,凭添诗韵。如今,喜欢自驾的市民,可以随时透过车窗领略到一个个流动的绿色风景,感受到资阳境内出行的幸福。

森林文化工程厚植市民心灵的绿荫。坚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新建义务植树和科普教育基地7处,营造各类纪念林10处,积极推动森林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动员和鼓励适龄公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年均义务植树100万株,公民尽责率达90%以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植一棵树,让精神更加充实,已成为资阳人新时代的心声。

绿色孕育幸福生活希望,绿色承载美好家园梦想。

让城市拥抱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从理念引领到行动跟进,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落实,资阳创森的每一步都扎实有力,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绿色福利实实在在,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

站在新的起点,围绕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精心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畅洁绿美的城乡环境,资阳正向着更多的城市绿色,更高的森林质量,更丰富的森林文化,更好的资源保护,更优的生态教育再出发。

新闻推荐

资阳迎春购物暨“资味”新春大拜年展会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陶思懿)1月11日上午,2019资阳迎春购物暨“资味”新春大拜年展会活动启动仪式在雁城槐树东路举行。副市长许志勋...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