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出台十条措施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资阳日报 2019-01-16 07:55 大字

扫码内容更详实本报讯(记者胡佳音)日前,市委办发出《关于印发〈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19年1月开始,用6个月时间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干部队伍作风有效转变。

——着力整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问题。不能空喊口号作秀造势,打造虚假典型,杜撰虚假经验,编造虚假政绩。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搞变通执行甚至乱执行。不能以避责式开会发文代替工作落实,要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拿出过硬措施,创新办法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着力整治责任不实层层下推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清理、规范签订责任书行为。县(区)要全面清理涉及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任何部门不得滥用“责任书”、滥用属地管理原则,将自身工作责任层层下推,让责任部门成“裁判员”、乡镇(街道)成“运动员”。要精准问责,不能随意问责,更不能随意加大或加重问责,防止简单地依靠问责来推动工作,变相地把责任和压力转移给基层一线。

——着力整治滥发文件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对照《资阳市委文件审核实施办法》《资阳市精文简会二十条措施》等规定,从严控制发文权限、发文范围、发文字数,减少重复发文,党政联合行文要统一标准。明文要求配套制发的文件,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不得层层加码增加基层负担。严格控制“白头文”,遏制变相增加发文数量现象。

——着力整治会议低效问题。严控会议数量。严控会议规模和规格。大会交流发言要注重代表性,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坚决取缔避责式会议。会前应充分掌握情况,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防止议而不决,真正解决问题。

——着力整治检查考核过多问题。市、县(区)督查室(目标办)牵头,全面清理考核事项,本着务实简便、突出实效原则,精减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市、县(区)督查室(目标办)要抓好检查考核的统筹,能合并的一律合并,涉及多个部门的组合开展,禁止扎堆检查。检查考核要减少对基层工作的干扰,不得以调研指导为名行督查检查考核之实。

——着力整治调查研究务虚不务实问题。确定调研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不单纯追求课题数量,不盲目给基层单位下达不接地气的调研任务。要多开展随机走访,不能只走“经典线路”,真正沉到基层一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

——着力整治学风漂浮问题。对政治业务学习培训进行必要规范,坚持按需分类、按内容确定对象,突出学习实效。

——着力整治痕迹主义问题。市、县(区)部门要全面清理留痕要求,除中央、省明确要求的留痕事项,自行提出的留痕事项一律取消;确需保留的痕迹事项,要坚持精简实用、清单化管理。降低留痕事项在考核中的权重,增加工作实效和群众评价权重。

——着力整治衙门习气问题。市、县(区)部门安排工作要强化统筹、符合实际,杜绝安排工作层层加码、刚安排马上就要结果的不合理现象,给基层以充足时间深耕细作提升质量。推动工作要熟悉情况、通盘谋划,不能乱指令、瞎指挥,让基层重复、反复做无效工作,甚至无所适从。不能矫枉过正、简单粗暴处理问题,更不能有问题就“一刀切”。坚决杜绝不文明、不规范甚至恶意执法行为。

——着力整治宣传浮散乱问题。要充分运用好基层单位的宣传栏,党务政务公开栏的宣传内容不能浮于表面,要紧贴群众关注热点,及时更新内容,不能成为“僵尸”宣传栏。乡镇、村(社区)要规范宣传标语设置,调整宣传标语的内容、数量、位置和方式,活动阵地挂牌、制度上墙要严格规范,做到不散不乱。

新闻推荐

资阳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吴旭主持

本报讯(记者何柳)1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旭主持召开市政府四届第48次常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副省长李云泽来资阳...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