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丹山镇创新思路创造扶贫新气象
资阳市丹山镇创新思路创造扶贫新气象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思路、创新引领,创造性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聚全镇之才、集全民之智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使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
谋划“三扶思路”
产业发展共建共享
丹山镇以产业扶贫为落脚点,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齐头并进,促使精准脱贫成效长期化、持续化、创新化。
“内生动力”思路。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紧紧抓住第一书记、村支书、农技员、驻村干部和其他两委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奋力脱贫攻坚。
“产业带动”思路。该镇初步形成了“四个一万亩”(莲藕、核桃、柑橘、蔬菜)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将9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融入到全镇产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采取“三金”利益分红方式,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民务工拿薪金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合作经营分股金增加经营性收入的方式,切实增加农民的收益。
“输血造血”思路。举办农民夜校现场会,开展农业技术巡回服务技术培训等技术培训,提升“造血”功能,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进而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健全“三种模式”
集体经济茁壮成长
丹山镇探索出“三种模式”,突破9个贫困村产业的“小、散、弱”发展瓶颈,在产业项目实施中,凡是有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必须与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让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能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收入增加。
基础设施入股分红。凡是到贫困村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村集体以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入股,业主按照前5年每亩10元、第6年后每亩30元的标准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支付固定分红收益。
项目资金投资分红。村集体按“先建后补”和“拨改投”的原则,将省市产业发展资金按不超过合作社总投入30%的比例投入到合作社,将入股资金的5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余下的50%需将种苗栽植完毕后再支付。前5年固定分红,第6年后按总投入的10%—15%分红,分红后的30%作为集体经济收入,70%分配给贫困户。
种养项目收益分红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利用产业扶贫基金流转土地,创办领办种养产业,并补助农户种苗、肥料,依托合作社的技术和销售渠道发展产业,将总投入的70%量化到贫困户,产生收益后按贫困户70%、村集体20%、合作社10%的比例分红。
截至目前,该镇已通过“三种模式”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2个,初步建成了以虎峰村为代表的市级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点,以胡家祠村为代表的区级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点。全镇引进培育了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15家。该镇用“造血”方式帮助全镇369户贫困户1013人2017年如期脱贫。
用好“三大法宝”
精神文明激发动力
丹山镇以文化惠民为目的,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从而实现文旅融合,切实提高脱贫质量。
“文化惠民”法宝。该镇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了镇、村(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4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41个和图书室、农家书屋42个;建有不同规模的农民文化广场45个,举办了镇、村级农民运动会和全民健身男子篮球联赛;全镇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70余人,成立了各种乡村文艺团体46个,积极组织慈孝文化文艺演出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主题活动”法宝。依托“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大学习中加油“补钙”、在大讨论中群策群力、在大调研中共谋发展。将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治理中,巩固开展了“文明单位”等创评活动。协办了资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暨“新时代新家园新风尚”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两届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695户、“十佳好公婆、好儿媳”308人。
“文旅融合”法宝。该镇充分结合屹立千年不倒的丹山白塔、传承宗族文化的黄氏宗祠、川中地域特色川剧文艺和景观宜人的万亩荷塘,打造了4个以“孝笑文化”“和合文化”“礼理文化”“廉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将“孝和礼廉、人文丹山”八字农耕文化融入到丹山镇“一带五园一基地”产业发展布局中来,并通过脸谱墙、文化长廊、墙体彩绘等方式进行充分展示,成功举办了两届荷花节,有效传播了丹山的荷文化,彰显了丹山“生态、热情、文明、进步”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形象。
张欣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志禄)10月31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以来,资阳市不断推进“互联网+交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智慧交通...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