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近四万亩西瓜滞销 愁坏瓜农盼销路相关部门将采取积极措施 化解销路难
西瓜丰收。村民将西瓜装车运往外地。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秦建华 摄
□ 实习记者 陶思懿
时值夏日,暑热难耐,西瓜成了大家消暑的不二选择。然而,在西瓜的销售旺季,雁江区三万九千亩西瓜滞销,瓜农心急如焚,地里卖不出去的西瓜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西瓜滞销 瓜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镜头一
6月22日下午,位于雁江区迎接镇浸水村的代办点,几辆大货车停放有序,十几名瓜农正驾驶着电动三轮车排队等候将自己三轮车上的西瓜卸下称重,并装到大货车上。
天气炎热,瓜农们虽大汗淋漓,却干劲十足。“今天好不容易天晴了,有老板来收西瓜,虽然价格不高,但总比烂在地里好。”迎接镇化龙村村民李成清说,去年西瓜销路好,价格能卖到每斤1元左右,一亩地的西瓜除去成本能赚近两千元。而今年不仅产量不丰,价格也只卖到每斤3角左右,更有甚者,西瓜成熟也无人收购,导致西瓜烂在地里,除去成本,不仅没有利润,还有可能亏损。
镜头二
6月26日上午,祥符镇排桶村,在一块近100亩的瓜地里,近20位村民正快速有序地将硕大的西瓜采摘、装车。据悉,当天采摘的西瓜将被运往贵阳、重庆等地。
“昨天才刚刚拉走5万斤左右。”排桶村村民余华全说,这近百亩的瓜地是他去年向村里的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承包的,在承包前,他就联系好了销路。由于瓜地基础条件好,他的瓜又大又甜,但即便如此,每斤也只能卖到4角左右。
“我的销售渠道稳定,倒不愁西瓜卖不出去。但按照今年的售价,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一亩地也就收入几百元。”余华全如是说。
镜头三
“妹妹,买个西瓜哇,又脆又甜,好吃得很!”6月27日下午,记者途径106省道宝台镇富凉村8组路段时,公路边多名农户正在向过往车辆售卖西瓜。
“商贩上门收购一斤才2角5,还要挑最好的。”富凉村12组村民王前勋感叹道,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了西瓜,依照今年的收购价,不算人工也没有什么利润,算上人工的话,甚至有一些亏损。
为了减少损失,王前勋和部分村民每天早上7点便来到公路边向过往车辆卖瓜,每斤6角、7角不等,一直待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一天能收入30元左右。
多种原因致西瓜滞销
“今年雨水太多了,下雨天凉自然吃西瓜的人就少了。”迎接着天元村2组村民邹长春说,他种植西瓜已10来年了,像今年这种情况很少遇到。
天元村12组村民谢树根对于今年的西瓜市场也十分忧心。“雨水多,不利于西瓜生长。”谢树根表示,虽然他家的西瓜亩产量从去年近4000斤降到今年2000多斤,但跟风种植的人多,全市总产量反而增加,导致了价格低下。另一方面,是由于受本地土质和气候影响,虽然本地瓜口感好,但是色泽、瓜形等方面不如外地瓜,因此也导致了本地西瓜价格大幅度下降。
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打开销路 将西瓜品牌化
眼看着地里的西瓜一天天成熟起来,瓜农们却无计可施。“希望能有更多商贩来我们这里买西瓜。”李成清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雁江区西瓜产量达到三万九千亩。祥符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兵介绍,祥符镇的西瓜种植面积从去年8000亩左右提升到今年的10000余亩,总产值1500万元左右。总产量增大,导致西瓜供大于求,并且由于散户过多、品种不一、上市时间不一,不好统一对外销售,导致了今年西瓜价格普遍偏低。
黄兵表示,前期利用西瓜节已打响祥符镇西瓜的知名度,现在主要是要通过经纪人带动散户,进一步打开销路。同时,利用镇政府注册的品牌“川雁”,将镇上的西瓜贴上川雁牌,打造特色品牌,让更多的商贩主动上门收购。
“我们初步计划利用之后的啤酒节等活动设置西瓜展示台,帮助村民打开销路。”祥符镇团碑村第一书记唐建军表示,村上会利用活动中的农产品展台,帮助村民尽快将西瓜推广出去,同时将西瓜贴上川雁牌,将西瓜引向品牌化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30日凌晨,资阳市遭遇强降雨,降水量普遍达50-80毫米,个别地方达100-140毫米。市住建局市政处未雨绸缪,事先安排...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