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道风景:乡村剃头匠
赵师傅为顾客刮胡须。□ 实习记者 刘佳雨
各式各样的花色招牌、豪华明亮的店内装修、美发师手中的吹风机呼呼作响、花样繁多的剪发刀具,眼花缭乱中一个潮流的发型便已完成……这是年轻人心中的理发店。
然而,在城市街角或乡村角落,还有另一种理发师,靠着一把推子,一把刮刀,为中老年人带来方便。
雁江区丰裕镇的赵建文就是这种理发师,他已纵横“头顶风云”37年,其剪过的头发,刮过的脸颊,不计其数,光是用坏的剃刀就有几十把。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赵师傅”。
1981年,赵建文结婚后,他和弟弟就向他的岳父学起了剃头,这一剃就是几十年。
老手艺的变迁
从37年前的1角到如今的5元
5月12日上午,丰裕镇逢场人来人往。没有醒目的店招,甚至没有一个可以遮雨的店铺,在一栋老式楼房下,头发花白的赵建文手拿电推子,站在一把“太师椅”边,投入到今天的工作中。赵建文的椅子上已坐了顾客,旁边水泥糊的蜂窝煤炉灶上温着热水,两个水桶里装着洗头的水。在楼房楼梯下,陈旧的布包里放着简单而又齐全的理发工具,长凳、太师椅、水盆这些简单的装备就是他所有的行当。
上世纪80年代,“剃头匠”是一个稳定的职业,赵师傅和他弟弟就在民主街摆摊剃头。“当时这个可是好工作,一个月收入30块钱还要交3块钱的税呢!”说起以前的经历,赵师傅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爸爸带着儿子来剪,现在儿子已变成了四十多岁的汉子带着自己的老汉来剪。” 对赵师傅来说,几乎每个顾客都是熟客,他一边剪一边和顾客聊天,慢慢地就留成常客了。
谈及曾经的盛况,赵师傅指着老街告诉记者,在老街上,以前二三十个剃头匠都是“持证上岗”,每天一开张,就将政府颁发的“牌照”挂在摊子边。
那个年代,一角钱就能剃一个头,仅凭这个收入足够让赵师傅撑起一个家,再种点庄稼,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不过,90年代后,新式理发店如春笋般出现在小镇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新式发型,自己的剃头生意也首次受到了冲击。然而,凭着自己熟练的手艺和为人随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仍然有很多熟客。
没有招牌的“老字号” 老人们快乐的小天地
戴围帘、修剪头发、清洗、热敷、刮胡须、掏耳朵,这几个步骤经过30多年的重复,赵师傅已经十分娴熟。
这门手艺的支持者多为50岁以上的人群。“我每个月都要来一次,都十多年了。”家住高石村8组的唐平安说,剪了这么多年的头发,只有赵师傅才了解自己的需求。“都是熟人,5块钱就够了。”赵师傅说,他的剃头方式简单,老年人就剪短或者剃光头,中年人推平头,小孩子剃胎毛,价格都只要5元。
“还是5块钱哈,给你揣包包头。”一老人剪完头后,把钱塞进赵师傅衣服口袋里。接着另一个坐在长凳上的老人马上补位。赵师傅一边剪,嘴角上扬着。谈及微笑服务的初衷,他笑着说这是能留住熟客的诀窍之一。
记者发现,在这条老街上,只有寥寥几家剃头摊点还在经营。每逢逢场天,他的摊点前总会有熟客在等待着。如果有老人需要上门服务,自己和弟弟中也会及时抽一人去。
去过新式理发店的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的理发师的确能理出时尚的发型,但是中老年人更加偏好平头或者光头这一类的老式发型,而新式理发店理一个平头耗时多不说,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掏耳朵、刮胡子是我们的绝活,老年人最喜欢来我这边弄了。”赵师傅补充道,他剪出的发型虽然不是最新颖的,但是论刮脸、掏耳朵这种“活路”,要比新潮理发师好得多。
“去新式理发店,年轻人和我们的龙门阵摆不到一起。”另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还是在这里,大家年龄相近,聊起来才会开心。
不逢场的日子,赵师傅依旧摆摊,没有顾客,他就在附近的茶馆里和熟人一起聊“国家大事”。记者了解到,生意的好坏并不是赵师傅在意的重点,在赵师傅的顾客中,大家互相认识,无形之间建立起的友谊让这个小小的摊点变成了一个聊天场所。
临近中午,理完一个头后,赵师傅将剃头的行当放在底楼的楼梯下,背上布包和弟弟一起回家吃午饭,准备下午再来。
“这种活路挣不到钱,没有年轻人学,我就做到自己不能做的时候就够了。”如今,剃头早已不能养家,留恋赵师傅手艺的人也只是一些老人,即使生意惨淡,他也坚持每天营业。虽然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但今年已66岁的赵师傅早就将这门手艺当作人生的乐趣,乐此不疲。他说,这样已经觉得很开心了。
新闻推荐
□乐章“本人骑自行车在娇子大道万达路口逆行被交警查获……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自我曝光,希望朋友们引以为...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