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专题知识宣传 金融消费 这些知识要知道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承担意识,切实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组织全市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为市民梳理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
如何增强非法金融广告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金融广告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人们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渠道平台投放非法金融广告,误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通过吸引眼球的广告内容诱骗金融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金融消费者在识别金融广告真实性、合法性时,可以从金融广告的基本特征和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识别金融广告真实性、合法性需注意以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查看金融广告主在投放金融广告前,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是否与其发布的金融广告内容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一致,如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信用担保、典当等名义发布吸收存款、信用贷款内容的广告。
●寻找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金融广告是否具有可识别性,是否显著标明“广告”。
●看看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标明“投资有风险”字样等。
●注意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违规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
●是否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
●是否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是否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是否违法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
如何增强自身风险责任意识
多问。询问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该公司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
多想。想一想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不妨先去做一下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作出明智的决策。
多学。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广告层出不穷,金融产品和服务五花八门,但是金融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
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015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为规范,该文从国家层面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进行具体规定,强调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八项权利。
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维护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建立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控手段,严格区分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或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
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应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其合法权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保障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
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因金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种族、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承爽近日,雁城市民黄先生打进本报新闻热线26656119,称自己刚买的电动车险些被盗,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爱车不被盗走。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提醒,车主千万不...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