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凡岗位前行力量”先进人物系列报道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禁毒社工朱桂英托起一片爱的蓝天

资阳日报 2017-11-16 08:10 大字

朱桂英演讲帮教心得。□唐德林刘斐

学会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支持他们,总有一天他们会变成发亮的星星,耀出自己的精彩。

——朱桂英心语

知道自己即将上台演讲,她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尽管她已多次熟悉过场地。看了一眼丈夫,丈夫冲她笑了笑,目光里满是鼓励。瞬间,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她,让她忘记了台下有数百双眼睛,忘记了自己病魔缠身……脑海里,取而代之的是那一个个曾经被她帮教过的戒毒康复人员,一个个重新回归幸福的涉毒家庭。最终,她荣获了全国社区戒毒康复优秀安全评选一等奖。

走下台那一瞬间,掌声雷动,公安部禁毒局和省、市带队领导也向这个身患癌症的基层禁毒社工送来掌声,与她合影留念。泪光中,她觉得自己这些年经历的磨难与苦痛都值得。

她叫朱桂英,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辅警,2011年在警察丈夫的鼓励下,报考成为一名辅警,从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5年多来,她用蜡烛一样的精神——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把一个个泥足深陷的背影拉上岸,让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

从“门外汉”到知心姐姐

2011年3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社区戒毒工作,率先在雁江区桥亭子社区成立了“社区戒毒康复帮教中心资溪片区”试点,刚刚从事辅警工作不久的朱桂英被调到这个看似平凡,却极其重要的岗位。

刚接触戒毒工作,朱桂英基本算是个“门外汉”,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懂。她一度犹豫过,苦恼过,时时诚惶诚恐。幸亏组织上的信任和帮助,才让她慢慢知道了怎样去制作最简单的相关表格,进一步了解社区戒毒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她遇到不懂的业务总是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求教,渐渐她学会了怎样与吸毒人员交流,怎样用言语感化、教育他们。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回忆起四年前的那段日子,朱桂英坦言过得很艰辛。

在与每一名帮教对象的接触中,朱桂英总是时时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帮助他们破解难题,冲破心中枷锁,这让她的帮教对象不再自卑、自负,久而久之,不论是帮教对象还是吸毒人员家属,都会亲切地尊称这位好心肠的禁毒社工一声“朱姐”。

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珍惜自己、珍爱家庭、关心社会。”

从付出到接受感恩

工作初期,朱桂英的公公婆婆极其反对她和吸毒人员打交道,老人们怕她和吸毒人员接触多了,也会染上毒瘾,更怕她被吸毒人员报复。但是,在警察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下,她坚定信念,一定要干好这项工作。

2013年11月,朱桂英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在化疗的那段日子,朱桂英的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每每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那憔悴的模样,她异常难过,无法接受自己这么年轻就得了癌症的事实。

然而令她感动的是,化疗期间来看她的不仅有她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更多的是那些曾经帮教过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其中还有一位戒毒康复人员的母亲,听说有一种化胞块、去肿瘤的民间偏方,不顾自己年老体迈,亲自下乡、爬山,挖得草药与女儿一起送到朱桂英家里。这一切,让朱桂英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治疗期间,朱桂英经常悄悄从医院跑出来,赶回单位工作。家人最为担心她的身体,她每次都是信誓旦旦地保证,却每次化疗后又回去继续工作。从骨子里,朱桂英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份工作,离不开这些需要自己帮助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

从一份工作到一项事业

朱桂英从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5年多里,经历了雁江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最后逐步探索建立形成“雁归来”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模式的历程。在帮教吸毒人员的过程中,经历了恐惧、退缩等困难,也曾感到无助和迷茫,但每当看到一个个泥足深陷的背影被拉上岸、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她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已经从把帮教吸毒人员当作一项工作,升华为一份事业。

一个叫张某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过多次,仍屡教不改、执迷不悟。了解情况后,朱桂英主动把这个“硬茬”接了过来。她发现他最大的愿望是和妻子破镜重圆。那时的张某,工作碰壁会复吸,与妻子吵架会复吸,哪怕就是遭女儿一记白眼也会借吸毒来麻痹自己……

为了解开这个“死结”,朱桂英找张某的妻子做工作,却多次被拒之门外。她没有灰心,一次次带病拜访感动了对方,打开了门,喝上了水,聊上了天,成功的信号已经出现。介于张某的家庭情况,朱桂英还经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买水果,买书买玩具。张某妻子不解地问朱桂英:“没人愿意管我们,你为什么坚持要管?”朱桂英回答:“我一个外人都没有放弃他,你是他的妻子更应该帮助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听完朱桂英的话,张某妻子终于同意给张某一次机会。在朱桂英的帮助下,张某几经周折在一所公园当上了保安。一年以后,看着他的尿检记录,妻子终于同意和前夫再次会面。那次谈话,张某在妻子面前哭得像个小孩,朱桂英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四年后,成功戒断毒瘾的张某跳槽到南骏汽车厂,当上了车间小组长,女儿也考上了市重点中学。现在,他还主动将有相似经历的哥哥送到朱桂英所在的雁江区“雁归来”团队,请她用当年帮助自己的方法给哥哥戒除毒瘾。

5年多来,通过朱桂英的帮教,年轻的赵某成功戒断毒瘾,并摆脱了吸毒男友的纠缠,谋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曾经的茶楼老板朱某戒断毒瘾后开起了餐馆,又当起了老板,还被聘请为特殊的“禁毒志愿者”,言传身教劝导更多吸毒人员回头……

在朱桂英看来,爱就像是回力球,传出去,送回来。对戒毒人员的关心和爱不是一锤子买卖,打一个电话,说几句走个过场的话就行了,需要不间断联系,用爱去感化。

或许,正因为朱桂英是从死亡边沿挣扎回来的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在她看来,不仅需要一颗爱心,更需要蜡烛一样的精神——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新闻推荐

资阳雁江聘任导师培养骨干人才

本报讯(张樱子蒋勇记者吴显云)记者昨(14)日从资阳市雁江区检察院获悉,该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导师制”业务素能培养办法(试行)》,并启动第一批导师人才库导师聘任仪式暨第一期导师讲座。据悉,“导...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